糖尿病治療

糖尿病治療的目標不僅僅是降低血糖這麼簡單,而是要能夠預防糖尿病的併發症,大概可以分成幾個方面

  1. 讓糖、蛋白質和脂肪都能夠正常代謝。
  2. 緩解高血糖等代謝失調所引起的症狀。
  3. 預防酮症酸中毒等急性症狀,防止心血管、腎臟、眼及神經系統等慢性病變。
  4. 維持正常體重。

以下族群容易罹患糖尿病

  1. 有糖尿病遺傳及家族病史
    遺傳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尤其針對第二型的糖尿病,有家族遺傳病史者,一定要更加注意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 肥胖
    除了遺傳以外,體重過重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過胖會造成體內胰島素的工作效率會大打折扣;特別是腰圍過粗﹑腰臀比過高者,更是糖尿病高危險群
  3. 年齡
  4. 懷孕
  5. 飲食過量或者暴飲暴食者:
    不正常的飲食容易擾亂新陳代謝,進而得到糖尿病的機會較高
  6. 胰臟疾病者:
    不論是先天生胰臟障礙或後天性胰臟功能受損者,都可能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進而影響血糖正常。
  7. 過勞或者壓力沉重者
    壓力會刺激腎上腺素或副腎皮質激素分泌,阻礙胰島素正常的功能,長期下來,可能擾亂新陳代謝及增加胰臟負擔﹐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

糖尿病的預防

  1. 控制體重,飲食定時定量,切勿暴飲暴食
  2. 適度的運動會使胰島素的利用更好
  3. 不要過度疲勞,保持心情愉快
  4. 少喝酒,少嚼檳榔
  5. 定期健康檢查

建議以下情形最好定期做糖尿病篩檢:

年齡45歲以上,如果篩檢正常每三年再篩檢一次。

年齡45歲以下有下列情形,建議篩檢

  1. 肥胖:體重≧120%理想體重或身體質量指數BMI≧27
  2. 一等親有糖尿病史。
  3. 妊娠糖尿病史。
  4. 高血壓。
  5. 高密度膽固醇濃度≦35mg/dl或三酸甘油脂≧250mg/dl。
  6. 葡萄糖耐受不良

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種併發症。如果糖尿病沒有得到足夠的控制,可以引起一些急性併發症,如低血糖症(hypoglycemia)、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DKA)、非酮高滲性昏迷(nonketotic hyperosmolar coma)。嚴重的長期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又稱糖尿病腎病,是發展中國家成年人中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視網膜病變(又稱糖尿病眼病,可致盲,是發展中國家非老齡成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神經病變及微血管(microvascular)病變。其中,微血管病變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陽痿)以及傷口難以愈合。而足部難以愈合的傷口則可能導致壞疽(gangrene),進而導致患者截肢。如果糖尿病得到了足夠的控制,並且對血壓充分控制並結合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吸煙,保持健康的體重等),則可以在有效的降低罹患上述併發症的危險。

參考網站:糖尿病學會

 

下一篇處方用藥效果會比指示用藥效果好嗎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