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肝炎

相對於B型肝炎,在台灣罹患A型肝炎的人相當少,所以民眾對於A型肝炎是比較陌生的。但是常有人問是否需要自費施打A型肝炎的疫苗,所以我們來介紹一下A型肝炎。

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種肝臟疾病,其傳染途徑主要為「經口傳染」的「病從口入」方式:含有病毒的糞便污染了食物、飲水後,再經由嘴巴吃到肚子裡引起感染。

由於自來水不普及加上公共衛生情況不佳,飲食傳染的A型肝炎很容易在台灣山地地區的山地鄉造成流行。相對的都會區因為衛生進步,病例已經相當少見,年輕一輩幾乎部沒有感染過A型肝炎。台灣在民國六十年的前後,A型肝炎是很常見的小兒肝炎的病。最近這十幾年A型肝炎愈來愈少,但卻都是以地區性流行方式產生A型肝炎。

六歲以下兒童在感染A型肝炎後,70%通常無黃疸症狀,但具高傳染力,極易將疾病傳染給其他兒童及成人。

成人感染以後,可能出現的病徵有發燒、發冷和身體虛弱等。其他症狀如食慾不振、噁心、黃疸(眼睛及皮膚呈現黃色)、小便深色、糞便淡色、腹痛和疲勞也很常見。

台灣都會地區15歲以下的孩童幾乎都沒有感染過A型肝炎,16一30歲有70% 未感染過A型肝炎

如何預防A型肝炎感染?

  1.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注意飲食衛生。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必須用肥皂或洗手液把手洗乾淨。
  3. 注意環境衛生,尤其是廁所、廚房的衛生。觀察室內管線是否破損,受到污染。

台灣目前A型肝炎的感染降低是因為推行公筷母匙、保麗龍免洗餐具,衛生條件改善的綜合結果。不過,全台灣仍有不少山地鄉不斷在流行A型肝炎,或者是國人出國到東南亞、大陸才有可能感染A型肝炎。預防A型肝炎的感染。

雖然A型肝炎是由糞便感染經口傳染,但是以下族群還是高危險群:

  1. 常到A型肝炎中、高度流行地區工作或旅遊的人。
  2. 慢性肝臟疾病病人及帶原者。
  3. A型肝炎病患的家中成員與性伴侶。
  4. 進行高危險性行為的人。
  5. 職業或平時接觸的環境容易得到感染者(如醫療工作人員, 實驗室技術員)。
  6. 血友病患者,及須接受血液製品作治療用途的患者。靜脈注射藥癮者。

目前A型肝炎疫苗的接種方式是肌肉注射兩劑,兩劑間隔六個月至一年。劑量以年齡分為兩種,18歲以下使用孩童劑量,18歲以上則使用成人劑量,接種時程相同。

接種疫苗後發生局部紅腫酸痛副作用的比率約在4-7% 之間,且1~2天後即恢復。全身性的副作用非常輕微,通常不會超過24小時,包括頭痛、嘔吐、發燒、倦怠、噁心、食慾不振等,發生率在0.8-12.8% 之間,且會自動恢復。

根據我的看法,如果能夠遵守預防的原則,且本身不是高危險群的話,自費注射A型肝炎疫苗並不是非常必要的。

下一篇中醫隨手筆記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