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塑化劑事件還沒有過去,但是我不禁要猜測,後塑化劑時代,對於健康食品這個通路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改變?
長久以來,藥局因為拼價的緣故,產生一個很怪的邏輯,就是越知名的產品,藥局越是不推薦,原因可見這篇文章。但是這樣的推銷模式,導致消費者產生一種奇怪的心態,就是藥局越推薦的東西,消費者就越不買。尤其是一些連鎖藥局,在這次的事件中,民眾可以發現由連鎖藥局自行開發的品牌(我們稱之為OEM),上榜的比例高的嚇人?為何由藥局開發的品牌品質更不如一般廠商生產製造的呢?原因可見這篇文章。出現網路之後,保健食品被拼價的行為更恐怖,民眾不用出門打聽,本來這樣的行為受傷的只有通路,對廠商不見得不好,甚至更好,民眾看起來是最大的獲益者。但是有了塑化劑以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以前沒事的時候,民眾上網買的很愉快,但是想要退貨的時候,賣家就忽然人家蒸發了,想要直接退給廠商,廠商當然不肯認帳!誰曉得你東西哪裡來的呀。以前自己以為聰明,上網買到便宜貨,等到退貨時候才啞巴吃黃連,這次學了教訓,如果不怕死的,才敢繼續跟網路上不知道阿媽阿狗的人買東西吧。
因為一旦出事,退貨可能讓公司倒掉,以後很難看到存在兩年以上的公司,開一陣子就快點關掉,反正到時候消費者也找不到人求償,招牌還有裝潢公司,順帶搬家公司生意變得非常好。
因為天龍國首領帶頭去士林夜市吃東西挽救大家的信心,之後專業試藥人會越來越多,兼作各種出事產品的試吃演員,連帶催吐劑以及黑洞級活性炭也會暢銷。
為加速萬一出事,能夠讓民眾能夠快速的退貨,各大廠商都和便利超商合作,獨立設置退貨櫃檯,因為人潮增加,估計各家超商都可以業績成長兩倍以上,更有實驗室為方便民眾送檢體,一樣可以直接在超商送件,超商取件。最後各大便利超商乾脆成立自己的實驗室,以保證自家賣的產品不用隨時被通知下架。
因為保健食品的銷量急速下降,導致洗腎病患減少,順帶健保支出下降,以致全世界都到台灣來取經,觀光收入大增,稅收因此增加。但台灣醫師集體上街抗議,原本容易生病的民眾,卻快速死亡,導致許多醫師改行開葬儀社。
因應塑化劑受害者太多,常需要串連訴訟,意外使得社群網站在台灣迅速走紅,臉書使用率達到99.99%。法律常識意外取代英文成為國小生先修課程之一。各國小入學生第一篇作文題目,固定為我後悔愛喝果汁不喝開水。
根據不可靠的消息來源,塑化劑成為未來男性避孕藥的選項之一,中共和印度也大量從台灣採購,用來解決日益增加的人口。昱伸和賓漢公司負責人獲得中共邀請加入人大委員,更有傳言,聯合國特別開會討論,軍事強國是否可以停止核武競賽。台灣也立即獲准成為聯合國會員。
結論:這一切都是做夢嗎?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