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憂鬱症

長期以來,很多人以為憂鬱症完全是心理疾病,事實上不然。身體上的疾病也會影響到精神方面,也就是憂鬱症也可能是生理的疾病造成的。剛開始容易出現失眠、整天發呆、提不起精神、突然的頭痛等症狀。

常見的內因性憂鬱症, 就是來自於腦部血清素或新腎上腺素缺乏所引起;因為服用藥物也可能引起憂鬱症,例如高血壓藥、抗癌藥及類固醇等藥均可能產生憂鬱症。婦女在更年期前後所導致的憂鬱症則是因為荷爾蒙異常。更新的醫學研究發現,中風所導致的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導致憂鬱症

血管性憂鬱症有以下現象

  1.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者冠狀動脈病患容易產生憂鬱症
  2. 相當高的比例會發生在中風的病人
  3. 這類病人缺乏憂鬱症的家族史

腦中風病人所發生的憂鬱症也是血管性憂鬱症的一種,家屬切勿以是病人因活動力下降所致。通常在腦中風後第6到第24個月中,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顯著增加,建議病人可會診精神科醫師,評估是否給予抗鬱劑之藥物治療。這種憂鬱症的原因因中風後之時間而有差異,在剛中風時,憂鬱症的原因有左前腦之損傷、單獨居住及進食困難;在中風12個月到2年期間,憂鬱症的原因是除了家人外少與外界接觸;中風3年後之憂鬱症原因則為腦部之萎縮。中風的病人如有5種或5種以上之憂鬱症狀,則比一般中風而無憂鬱症的病人多出70%之死亡率。血管性失智症的狀況年紀愈大盛行率越高平均60-65歲以上,每增加5歲增加一倍。

在治療上要特別注意,因為血管性憂鬱症對藥物治療的反應較差,其預後也較一般憂鬱症差,其原因乃是腦血管損傷而破壞腦部前額葉系統(尤其是左額葉)所導致。家屬需要耐心和醫師配合,如果因為認知不夠,忽略了正常治療的步驟,這種憂鬱症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下一篇夏天如何保護心臟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