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肝癌用藥-蕾莎瓦(Sorafenib)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已經蟬連我國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名好幾年,不管在男性還是女性的死亡率都很高,然而,現代人生活忙碌,生活習慣不佳,熬夜、應酬等,在肝臟的神經分布相對較少,所以當發生病變時,初期不會有明顯的疼痛症狀,所以更有大半以上的人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肝臟已經出問題,而忽略了治療黃金時期。

 

 

最常見的發生途徑為慢性肝炎演變成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的發生,在患有B型肝癌的帶原者,其終生發生肝癌的機率為15%~40%,因此肝癌的治療,不管從民間的南非草到臨床上的癌症用藥,都是非常熱門的話題,而今天要跟大家探討一個在肝癌患者治療過程很常見的標靶藥物-Sorafenib。

 


蕾莎瓦(Nexavar®),學名為Sorafenib,是一種口服多激酶抑制劑的化療藥物,可以抑制Raf激酶,而Sorafenib已經證明其臨床活性可以對抗許多種不同的癌症,可做為單一療法,還是與其他療法並用。

 

 

Sorafenib在2005年被FDA批准用於治療晚期腎癌,並於2007年通過核准使用於治療肝細胞癌(HCC)患者,根據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在接受使用Sorafenib的肝細胞癌患者比沒有使用的患者,存活率多出2.8個月,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統計,肝癌中有80~90%為肝細胞癌,並且大多數是無法被切除,該疾病生存時間約3~6個月,所以Sorafenib的批准,將為此類患者帶來治療的新希望。

 

但此藥物使用上有一些條件限制,主要用於肝細胞癌、腎細胞癌與甲狀腺癌患者
1. 轉移性或無法手術切除且不適合局部治療或局部治療失敗之晚期肝細胞癌(HCC),且須為Child-Pugh class A患者(即無肝硬化的患者)。
2. 晚期腎細胞癌(RCC)且已接受interferon-alpha或interleukin-2治療失敗,或不適合以上兩種藥物治療之病患。(行政院衛生署核准Sorafenib使用於晚期腎細胞癌,其核准之適應症)
3. 放射性碘治療無效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進行性(progressive)分化型甲狀腺癌(DTC)。

 


補充(第一列為分數):
Modified Child-Pugh score 分 A、B、C 3 個等級,C 為最嚴重,其評估項目有
白蛋白、總膽紅素 (黃疸指數)、凝血時間、肝昏迷及腹水五項。
評斷標準:
5-6 分為 A 級(無肝硬化),7-9 分為 B 級(輕至中肝硬化),10 分以上則為 C 級(嚴重肝硬化)

 

 

目前研究中顯示Sorafenib是一種在腫瘤與內皮細胞有抗增殖(antiproliferative)、抗血管生成(antiangiogenic)以及促進細胞凋亡作用的臨床效果。Sorafenib可以有效抑制促血管生成內皮生長因子(VEGFR)以及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DGFR-h)等酪胺酸激酶受體途徑,亦可以阻斷RAF激酶所引發的一連串反應,達到抗腫瘤的效果。

 

 

在臨床上的效果,使用Sorafenib與安慰劑(Placebo)在肝細胞癌病患身上,共有602位試驗者,其中有168位(28%)從Child Pugh A級惡化至Child Pugh B級或C級,而在重要的療效指標中位數整體存活(OS)為257 天及171天,使用Sorafenib這組多出86天,疾病無惡化時間(TPP)分別為126天及80天,從上圖也可以看出明顯的效果,使用此藥物的患者,其生存比率比使用安慰劑的組別高出許多。

 

*本篇文章僅為醫療文章探討,不可作為醫療指導。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

*使用藥物請仔細的監測與評估,達到降低副作用與安全有效的療程,如果有不良的反應,應當立即與醫師討論

 

Reference & picture from
[1] “FDA Approves Nexavar for Patients with Inoperable Liver Cancer”. FDA. November 19, 2007.
[2]Ingle, Pravinkumar Vishwanath, et al. “Development and novel therapeutic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eview.” Therapeutics and clinical risk management12 (2016): 445.
[3]Wilhelm, Scott M., et al. “Preclinical overview of sorafenib, a multikinase inhibitor that targets both Raf and VEGF and PDG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signaling.” 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 7.10 (2008): 3129-3140.
[4]Adnane, Lila, et al. “Sorafenib (BAY 43‐9006, Nexavar®), a Dual‐Action Inhibitor That Targets RAF/MEK/ERK Pathway in Tumor Cells and Tyrosine Kinases VEGFR/PDGFR in Tumor Vasculature.” Methods in enzymology 407 (2006): 597-612.
https://yo-tsu.org/img/kanshougai.jpg
https://goo.gl/QuYG8S

 

更多相關文章請參考 翻轉吧 癌症

【翻轉吧癌症】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overturncancer/

【翻轉吧癌症】網站

>http://goodknowledge.com.tw/mb/index.php

【知識就是力量】翻轉教室 

>http://overturncancer.blogspot.tw/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咖啡對於降低肝癌的報告

2007年這一篇綜合性的研究報告,分析了九篇咖啡和肝癌關係的報告,總共納入23萬人。發現每天喝兩杯咖啡的人,肝癌的發生率可以降低43%。而原來就有肝病的人,可以降低69%,而原來健康的人則可以降低肝癌機率達56%。也就是說一天兩杯咖啡對於肝癌甚至是肝病患者有正面的幫助,但是也不是任何咖啡都能亂喝。

對於那些充滿防腐劑、農藥的咖啡,還是少喝為妙!


 

下一篇黑咖啡對於抗肝纖維化的作用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肝病年奪萬命九成有B、C肝炎

根據一份最新的報告顯示,台灣人深受肝病所苦!每四十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肝病,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主要是從B、C肝炎而來,死於肝癌患者中,高達九成有B肝C肝,調查發現,卻仍有三成肝炎患者不就醫,任自己的健康徘徊在肝硬化、肝癌威脅中。

陳定信教授指出,統計國內B肝帶原者約兩百二十五到三百萬人,C肝也高達五十萬人,尤其是在南部、雲嘉地區有些地方是相當嚴重。

統計台灣每年高達一萬三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而肝硬化以及肝癌,除了從BC型肝炎轉變而來,脂肪肝也是不可輕忽的原因,許多醫師會告訴病患,脂肪肝是中年人常見的問題,除了告訴病患多運動以外,並未積極治療。這些病患有些會轉變成肝纖維化,甚至是肝硬化。

在這些死於肝癌患者中,約七成屬於B肝帶原者、兩成是C肝感染者,其餘可能是藥物性肝炎或者酒精性肝炎患者。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針對二十五到六十四歲的三千多位民眾,竟然高達八成受訪者以為熬夜是肝病主因,最可怕的是在這些已經知道自己有B或C肝的民眾中,卻有三成沒有就醫。當中超過七成的鐵齒病患卻是因為「身體沒有症狀,應該不需要」,另外兩成受訪者則告知是「不知道應該看醫師」。

B型肝炎帶原者如果持續有肝炎發作,有15%到20%發生肝硬化,大大增加肝癌發生率;而C型肝炎病毒感染至少有一半以上會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到5%會變成肝癌。

但是現在B、C肝已經有很好藥物,新生兒接種的疫苗也大幅降低罹患的機率。目前健保對慢性B、C肝炎患者給付定期追蹤的超音波檢查、抗病毒或干擾素治療費用,但是到101年底累積接受治療僅16萬人,跟潛在符合治療的九十萬人相比,利用率只有一成七。

個人認為將來除了BC型肝炎外,脂肪肝是這世紀的肝病殺手,尤其傳統認為胖的人才有脂肪肝的錯誤觀念,更使得罹患脂肪肝的瘦子失去治療的機會,而傳統西醫的治療脂肪肝的方式,僅投予Silymarin的消極方式1

 

下一篇Q10和膽固醇的關係

  1. 健保的限制可能是最大的原因,不知道健保局的心態為何?小病不給好藥,非得得熬成肝癌才花大錢?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