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

類固醇又有美國仙丹之稱,發明之初,因為效果奇佳,受到許多醫師的愛用,故有仙丹之稱,但是也因為副作用大,許多名眾認為是洪水猛獸,到底類固醇是好是壞,高藥師馬上來介紹。

類固醇的學名叫做『腎上腺皮質素』,正常人的腎上腺每天都會分泌一定量的類固醇來維持體內正常的生理運作,如調節血醣、蛋白質、脂肪、及電解質的代謝,它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很多疾病都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類固醇來治療,例如常見的氣喘,皮膚病,風濕,甚至敗血症都會需要使用類固醇來治療;但是類固醇令人害怕的地方在於副作用太大,最常見的就是月亮臉和水牛肩,另外還有包括水腫,胃出血、骨質疏鬆、生長遲滯等等。

類固醇為什麼這麼有效呢?類固醇的作用機轉如下:類固醇進入體內以後,會穿透細胞膜後會和細胞質上的受器結合,此結合體會和去氧核糖核酸(DNA) 起作用,進而製造出特殊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會產生不同的藥理作用。

在臨床上,皮膚科是使用類固醇最頻繁的,而皮膚科給的外用的類固醇藥膏,也幾乎都含有類固醇,這樣類固醇依據臨床上的試驗及它們對血管收縮能力之強弱,可以劃分為四級,強度以第一級最弱,依序遞增,第四級最強。

如果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類固醇是很安全的,而外用之類固醇藥膏對臉部、腋下或胯下病灶宜特別謹慎,不宜過量,也不應擅自塗抹於有傷口的位置,如青春痘、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因為類固醇會降低免疫力,如果塗抹於有傷口的地方,反而會造成細菌大量繁殖。

結論:不要將自己的藥膏和他人分享,尤其不要隨意塗抹於嬰幼兒的皮膚。

 

下一篇超級葡萄糖胺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Trackbacks

  1. […] 常見的內因性憂鬱症, 就是來自於腦部血清素或新腎上腺素缺乏所引起;因為服用藥物也可能引起憂鬱症,例如高血壓藥、抗癌藥及類固醇等藥均可能產生憂鬱症。婦女在更年期前後所導致的憂鬱症則是因為荷爾蒙異常。更新的醫學研究發現,中風所導致的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導致憂鬱症。 […]

  2. […] 除了手術治療以外,醫師也會處方含有類固醇的鼻噴劑,雖然成分是類固醇,但是對於全身的影響是很小的,民眾可以不用擔心。至於手術目前已經有很多可以使用內視鏡或者其他微創手術,是相當安全的方式。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手術後,應該注意鼻息肉復發,可以選用特殊的益生菌來服用。 […]

  3. […] 逆流性食道炎或稱食道逆流近幾年有增加的趨勢,也因為這個疾病,讓許多鼻竇炎的患者以為自己是鼻子過敏,而一直朝向鼻子過敏的原因來治療,不管是用力洗鼻子,或者是猛吃益生菌,可是完全不會有幫助的,在台灣很多的病患浪費了大量金錢,原因在於得道錯誤的診斷,或者是碰到神奇的醫師給了美國仙丹。 […]

  4. […] 之前商業周刊有所謂的百大名醫,請看清楚,是商業周刊不是康健或者天下喲,之後嬰兒與母親也做了類似的調查,一時之間上榜者與有榮焉,未上榜者深深不平,請問,這些完全和醫療沒有關係的單位憑什麼發佈這樣的資訊?是為了讀者需要?為了炒作話題,甚至是商業行為的置入性行銷?請問這些單位,你們懂什麼?你們會知道醫師偷偷用類固醇?或者使用off-label use?許多兢兢業業在工作崗位上努力的醫師,你們真的都了解嗎? […]

  5. […] 本來這個成分的藥膏是一個老成分,但是因為連方瑀女士使用這個成分以後,讓這個成分忽然一夕間爆紅,但是事實上並不是哪一個特定藥廠生產的才會有效,事實上三合一藥膏並沒有專利,一般的皮膚科診所也都有自行調配,但有藥廠生產的藥膏是將三種成分做成一個藥膏,這三種成分分別為Hydoquinone(對苯二酚),Tretinoin(維他命A酸),Dexamethasone(類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