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探討藥局銷售奶粉的文章刊出後,可能因為文筆不好,引起一些藥師同仁的誤會,所以特地再寫一篇文章來闡釋我當初寫這篇文章的理念.
首先我必須更正一些消費者的心態,這種心態不改,消費者將永遠生活在擔心買到假藥的陰影下,原因就是寧與外人,不與家賊的想法;記得吳三桂當初引清兵入關,將大好江山讓與番邦,就是這種心態,寧願花了比較高的代價而不願意讓對方得到好處,簡單的說就是損人不利己;許多消費者一直著眼在於藥師是否賺了錢,而不在乎自己是否花了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再舉市面上最暢銷的止痛藥來說,雖然你花了成本購買到廣告商品,藥師沒有賺到錢,但是你也沒有佔到便宜,為何不能夠接受相同成分,甚至是更好品質的非廣告商品呢?你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購買,藥師也可以賺到足以溫飽的生活費,這樣的雙贏狀態豈不兩全其美??
也許有的消費者會說既然要做藥師就應該不在意利潤,事實上我在擔任社區藥局藥師時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每次聽到就只好怨恨,當初怎不認真念書當醫師,應該沒有人去看病時候希望醫師不收掛號費吧,任何行業都需要基本的開銷才能維持.就是非營利組織也需要有基本開銷來維持運作,這些只會要求別人做好事的消費者,實在是醫療環境敗壞的真兇.
當然如果政府能夠儘速實施醫藥分頁單軌制,讓台灣藥師可以像美國一樣,調劑一張處方簽可以有數百元的利潤,一天有足夠的處方簽,這樣藥師自然不需要當salesman,也可以有時間好好的做藥物諮詢,甚至是公共衛生長期照護,台灣的社區藥局密度夠高,如果政府能夠好好的輔導社區藥局,給社區藥局一條路,民眾也修正自己的心態,不要老是以為去藥局購買商品是給藥師一口飯吃,切記這些社區藥局的藥師總能在緊要關頭發揮非常大的功能,民眾千萬要支持這些勞苦功高的藥師.
相關閱讀:談廣告藥與被害妄想症
下一篇克流感
Linuxice says
『台灣藥師 = SalesMan』個人以為是『健保局』的問題吧?當然也是『教育、家庭、媒體、社會』的問題!
以前的『地方藥局』的藥師都滿『熱心』的,也許是『熟』的關係吧,都會仔細的告訴你、關心你;而現在『名利當道』,讀『醫學系』出來就是要『變錢』的,當然不是不可以,而是要有點『道德』才是。
但是『一開店』就是要錢,如果『不在意基本的利潤』,一下就byebye了,哪裡還有『熱心的藥師』呢?真的是『兩難』,因為『開店族』與『上班族』基本上『心態』不一樣,『上班族』能不做就不做,公司倒了就換一家;而『開店族』希望『一毛當三毛』用,互相互相啦!
而『媒體、社會』都注重『錢利』,想要得到他人的重視,就是要錢的;尤其是青少年,除了『錢?』就是『權~黑道?』,電視上『演的』、『報的』都是要大家變成有錢人,這才叫『出頭天』?
=================================廢話文================================
個人以前『打工』過二次,一次都被『重點看管~老闆不爽』、一次被『提早處理~老員工不爽』,原因都是『做太快了』,導致私下被處理~~~
因為在下的個性就是比較『善心』,所以常常變當『爛好人』,被利用…;雖然當兵之後,也比較『收一點』,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還是一個『孤獨的爛好人』,這跟『書上寫』的不一樣,也跟『大人物』們說的不一樣,但他們『成功』了,xxx(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