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藥療的背後意義

前一陣子,我們的食藥署大概是太閒,所以居然想要搞自我藥療,所以發佈十三類處方藥可以免處方簽。我們來看一下政府的初衷。

為改善輕症就醫、甚至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的問題,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表示,目前治療過敏、胃食道逆流、結膜炎等十三類處方藥,六月前將改為不必持醫師開立的處方箋,就能在藥局買到的指示藥,讓輕症患者可在藥師指導下用藥

 

我一看新聞,就知道難得的良政一定會死的,怎麼可以讓原本屬於醫師賺的錢,讓藥師可以染指呢?這年頭什麼替民眾謀福利都是假的,先要顧肚子,才能顧佛祖。果不其然,今天新聞就來了:自我藥療喊卡,來看一下反對的原因是啥:

食藥署日前宣布今年將推動民眾自我藥療,擬將13項處方藥轉指示用藥,引發醫界擔心影響民眾健康,醫師公會全聯會昨天與衛福部開會後決定喊卡、暫緩實施。

醫師認為,自我藥療無足夠配套,恐讓小病釀成大病;民眾未經醫師診斷找藥師開藥,可能涉及「密醫」行為,衛福部、食藥署決議,與醫事司、醫界等溝通出完整配套前,不會貿然實施。

看一下這段文字,為何藥界就漏了?食藥署有食有藥,結果都和醫界開會,這代表什麼呢?代表如果醫師真是世界上最崇高的人種,醫界一直說醫療糾紛很恐怖,非常…..。結果現在民眾聽到醫界的聲音,想要把醫療糾紛轉給藥師,醫界可憐藥界太窮,醫療糾紛的錢肯定賠不起。所以無論如何,絕對要讓這麼危險的拯救世界的任務要交給醫界囉。

其實不完全只替醫師講話,藥界常說民眾不聽藥師的,卻去聽鄰居或者是電視名嘴,簡單來說,就是自己專業不足,人家不信任你,不思考如何爭取民眾信任,卻要用法律來限制民眾的自由,對!我也是支持超商可以買一些成藥的。

延伸閱讀:自我藥療推動負責任的自我藥療

 

下一篇護腎食材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