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可以根治嗎

胃潰瘍不難醫治,但是要做到不復發卻不容易,許多人一直重複的得到胃潰瘍,會懷疑是否因為沒有找到好的醫師或者沒有吃到比較好的藥,實際上胃潰瘍的預防比治療重要很多,為什麼許多人一但得了胃潰瘍以後,就會不斷的復發呢?就是因為胃潰瘍或者是十二指腸潰瘍的形成,都是因為生活型態或者是壓力造成。如果外在的因素不改變的話,就算是吃藥治療,也是不能根治的。

治療胃潰瘍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三合一療法,所謂的三合一療法就是使用兩種抗生素加上一種治療潰瘍用藥,主要可以殺死胃幽門螺旋桿菌,但是現在除了用殺菌的方式,也有科學家建議使用蔓越莓來降低身體內的胃幽門螺旋桿菌,三合一療法臨床上胃潰瘍需要六到八週,十二指腸胃潰瘍需要八週。

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檢查方法分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的,侵入性的療法有組織學的方法,細菌培養法,還有切片尿素法,而非侵入性療法有碳13尿素氮呼氣試驗法,或者抽血檢驗抗體。

胃潰瘍的飲食只要把握幾個原則,也可以降低復發率的。

  1. 進餐時需細嚼慢嚥,千萬不可狼吞虎嚥,飯後可以稍做休息以後再開始工作
  2. 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
  3. 對於營養的攝取不可偏廢,不可以因為喜好而偏食,避免澱粉類含量高的食物,牛奶也少喝。
  4. 菸酒以及可樂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也盡量少喝
  5. 切忌不可熬夜,一定要有規律的生活,還有保持良好的心情。
  6. 多吃蔬菜多喝水,多攝取植物性蛋白質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如果能夠多攝取優酪乳,多多補充腸道益生菌。

 

下一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不同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不同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都是消化道潰瘍,兩種潰瘍治療的藥物雖然都一樣,但是兩者之間的差異卻很多,最簡單的從發生部位來說,胃潰瘍發生在於胃,但是十二指腸潰瘍發生在於十二指腸。以症狀而言,胃潰瘍通常是吃飽後痛,十二指腸潰瘍是空腹痛(也就是餓痛),病因的形成,胃潰瘍是保護因子減弱,也就是胃的黏膜抵抗力降低,十二指腸潰瘍是黏膜抵抗力正常,但是攻擊因子變強,也就是胃酸的分泌增強。發生的年齡,胃潰瘍好發於40歲到60歲,也就是中年以後,而十二指腸潰瘍是發生於20歲到40歲,至於男女發生比例,胃潰瘍是男女比為2:1﹔十二指腸潰瘍是1:1。

常見的消化性潰瘍用藥有制酸劑,胃酸抑制劑,黏膜保護劑三大類。

制酸劑就是一般我們俗稱的胃乳片,藥理作用在於直接中和已分泌的胃酸,副作用通常是便秘或者腹瀉。常見的藥物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鋁,氫氧化鋁。

胃酸抑制劑有H2-blocker還有PPI(質子幫浦抑制劑),兩者作用機轉類似,但PPI較具專一性,副作用較少,不過價錢比H2-blocker貴很多。兩者常見藥物,H2-blocker有cimetidine,ranitidine,famotidine,而PPI有ompeprazole,pantoprazole,lansoprazole。

黏膜保護劑臨床上比較少用。

 

下一篇血糖和糖化血色素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