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越莓在尿道炎的使用

尿道炎對於婦女來說,是一個不陌生的煩惱,一般的婦女因為治療尿道炎需要吃高劑量的抗生素1,而且需要吃5~14天的療程,都會覺得相當擔心,認為抗生素的副作用太大,希望能夠尋求一個比較安全的方式來治療尿道炎,而蔓越莓就是一個非常天然的對尿道炎的殺手,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蔓越莓的功效.

蔓越莓(cranberry)又稱為小紅莓,是一種生長在北美(特別是麻州)的植物,因為北美的泥土比較酸性,而蔓越莓適合種植在酸性比較強的泥土中,而蔓越莓的英文Cran+berry,這個cran是鶴的嘴巴,最早蔓越莓的使用就是出現在印第安部落,這些土著使用干鹿肉攪拌蔓越莓渣和油作成餅食用,甚至也會用蔓越莓塗抹在傷口上吸收箭毒。近幾十年來,蔓越莓被廣範地用在許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用來預防或治療尿道陰道方面的細菌感染。

根據一個最新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2007年)的研究證明,蔓越莓的確可以協助尿道防止細菌的附著與感染,對於婦女常見的尿道感染預防十分有效。

至於蔓越莓為何能夠有效預防尿道炎、膀胱炎呢??生化學家發現,蔓越莓中有一種叫青花素(proanthocyanidins)或稱濃縮單寧酸 (condensed tannins)成份,正是防止大腸桿菌,黏著在泌尿道內側的最大功臣;所以蔓越苺可以使存在尿液及泌尿道中的細菌不易附著在尿道管壁上,使得引發泌尿道感染的細菌會比較容易隨尿液被排出體外。

如果在吃完醫師開立的處方之後,病患希望能夠降低再度復發尿道炎的機會,可以飲用新鮮的蔓越莓汁,或者服用蔓越莓的濃縮膠囊,當然蔓越莓也可以和治療尿道炎的西藥一起服用,並不會產生衝突.不但可以縮短治療的時間,也可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市面上有很多蔓越莓產品,該如何選擇呢?首先不建議使用單方產品,僅僅只有蔓越莓成分,效果只比安慰劑好一點點。如果強調蔓越莓的濃縮倍數很高的產品,也不建議購買,因為蔓越莓的好壞跟濃縮倍數無關,廠商明顯不懂。必須採用蔓越莓加上去熱除濕的成份,效果才會明顯,目前市面上僅有一個產品能夠達到此種效果。

 

以上所述成分,療效未經人體實驗證實,僅可供參考。

 

下一篇手術後沾粘所引起的不孕

  1. 甚至連多數的醫師和藥師也這樣認為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手術後沾黏引起的不孕症

不孕症對於許多婦女來說,是非常苦惱的事情,在正常的情況下,夫妻之間沒有採取避孕措施,一年之間都沒有懷孕的,我們就可以稱作不孕症。這些不孕症的夫妻為了想要自己的小孩,用盡方法都無法如願,但是不孕症的成因很多,今天高藥師要介紹的是關於沾粘的這個因素.

不孕症也是婦科手術後沾粘的一個主要併發症,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特別是進行腹部和骨盆腔手術的婦女常常會碰到,至於手術後沾粘影響不孕的原因在於,沾粘改變了器官正常的方向,特別是卵巢,輸卵管,或子宮。這可能會讓卵子不容易進入子宮。手術後的粘粘甚至佔不孕的比例有15%到20%.通常因為沾黏的原因導致不孕症的婦女,通常會伴隨著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如果有這樣的情形產生的話,可能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沾黏所引起的不孕症.

有時候生過第一胎的婦女,因為生產時採用剖腹產的方式,而在剖腹產的時候,因為沒有使用防止沾黏的醫療器材,所以會導致沾黏,然後造成不孕症,這樣的原因也是非常常見的.

 

下一篇隱性憂鬱症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隱性憂鬱症

隱藏性憂鬱症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跟傳統的憂鬱症不同的。

精神科或者稱為身心科裡面最常見的就是憂鬱症的病患,但是有些病患的症狀卻不那麼明顯,常常隱藏在一些看來不相關的疾病背後,我們稱之為隱藏性憂鬱症.

引起隱藏性憂鬱症通常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病患原來的疾病,在面臨一些工作壓力以後,讓原來的疾病變的更惡化,另外一類是病患原來雖然沒有疾病,可是有胸悶,心悸,莫名的恐慌,或者胃痛這樣的問題.

對於第一類的病患,如果去到別科就診的話,一般都會注重於既有症狀的治療,而忽略掉可能是情緒或者壓力的問題,所以這些生理疾病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而且復發率也很高,例如腸胃道潰瘍多次復發的病患,根據統計,有憂鬱症的比例比正常人高出三倍.還有最常見的大腸激躁症的患者,也多和憂鬱症有關.

更驚人的是冠狀動脈疾病復發率高的原因,通常我們會認為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等,但是最新的研究發現,這些患者也會合併有憂鬱症,甚至憂鬱症的危險程度比傳統我們知道的因素更嚴重,如果我們的治療方式仍然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話,會讓病患的胃腸疾病或者心臟病變的更嚴重

至於第二種病人的處境更可憐,如果因為胸悶到心臟科就診,做了一堆的檢查以後,卻找不到任何的原因,這時候病患可能會被認為裝病或者是偷懶,或者病患會選擇換一家醫院,但是在經歷過許多醫院的診治以後,病人焦慮的情形會更嚴重,其實這一類的病人應該往精神科來求診,透過控制憂鬱症的方式,可以讓病人解除痛苦,所以如果病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經過治療,卻一直沒有得到改善的話,也許可以考慮是否有隱藏性的憂鬱症來考慮.

下一篇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