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簡介

癌症目前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讓人聞癌色變,根據95年衛生署公佈的十大癌症死因,結腸直腸癌高居癌症的第三位,而在歐美國家直腸癌甚至只低於肺癌,死因是是第二位,大腸癌的發生率在亞洲較西方國家少,可能和傳統飲食有關.

例如日本雖然已經極度工業化,食物也相當精緻化,但大腸癌數目仍遠低於胃癌,這可能是和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較少油脂有很大關聯。台灣近年來老年人口增加,同時因為油脂的攝取量增加、食物中纖維的攝取量減少、飲食習慣逐漸西化,不但心臟 血管疾病增加,大腸癌的患者數目也持續的增加。

一般來說大腸癌一般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患者,在台灣,大腸癌患者的平均年齡要比外國低,二、三十歲的人得到大腸癌在臨床也不少見,所以千萬不能因為自己年紀輕,就忽略了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根據一些醫學文獻上報告指出,年輕人得到大腸癌預後反而比老年人差,這和年輕人的癌症通常是分化較差,惡性度較高的癌症有關,同時也因為年輕人因為忽略健康檢查,所以一但診斷出來是癌症往往已經為末期。

如何提早發現大腸癌呢??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 大便帶血 ((如果是鮮紅色的血,可能是痔瘡)),肛門出血。
  2. 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或兩者皆有)
  3. 腹脹、脹痛及脹氣
  4. 大便總是有排不乾淨的感覺或是有便意卻排不出來
  5.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6. 貧血症狀,如頭暈、走路會喘
  7. 腹部腫塊

參考附件:95年衛生署公佈的十大癌症死因

 

下一篇乳癌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乳癌

癌症目前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讓人聞癌色變,根據95年衛生署公佈的十大癌症死因,乳癌在女性死亡原因裡面高居第四位,而在歐美國家乳癌的死因是高居第一位,可見對於女性來說,乳癌的防治是一個我們必須注意的話題.

當婦女朋友得知自己罹患乳癌以後,一般婦女都陷入極度的恐慌、悲傷,甚至怨天尤人或者歸咎於前世業障之類的,許多病患因此放棄求生意志,其實乳癌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 ,只要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癌的治癒率是非常高的 。

乳癌的發現其實比較容易,因為乳癌並不像肝癌、胃癌,發生的部分是在內臟,所以這些癌症一旦發現時候,往往已經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但是乳癌不同,它發生的部位位於體表, 不必上醫院檢查,病患自己可以觸摸得到,檢查非常方便。只要婦女朋友平時多注意乳房的 狀態,每個月都能夠定期自我檢查,就可以早期發現,儘早就醫治療.

那些初期的乳癌會有哪些症狀呢?

  1. 無痛性乳房腫塊。
  2. 乳頭凹陷。
  3. 乳頭異樣分泌物,尤其是帶血分泌物。
  4. 乳房外型改變,局部凹陷或凸出。
  5. 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紅腫或潰爛。
  6. 腫大的腋下淋巴腺

乳癌可分為五個時期

  1. 零 期:即原位癌。
  2. 第一期:腫瘤在2公分以下。
  3. 第二期:腫瘤在2公分以下,但有腋下淋巴轉移;或腫瘤在2-5公分。
  4. 第三期:腫瘤大於5公分,且腋下淋巴結有癌轉移或胸壁皮膚及乳房下的肌肉有癌轉移。
  5. 第四期:已有遠處器官轉移,最常見的是轉移至骨骼、肺、肝、腦等。

通常在零期就能發現的話,治癒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乳癌的診斷方法

  1. 可用視診、觸診就可判斷腫瘤是良性或惡性
  2. 乳房攝影、超音波檢查及細針抽取細胞穿刺切片檢查 ((乳房攝影一般適用於年齡較大的婦女,超音波檢查適用於較年輕的婦女。))。

目前來說,乳癌治療仍以手術治療為主,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為輔,至於手術治療不一定要切除整個乳房,可能是手術根治或局部切除再加上放射治療,再視其荷爾蒙接受體為陽性或陰性,決定要不要再加作荷爾蒙治療。

每一位女性應定期自我檢查乳房1,有異常現象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應立刻請教一般外科專科醫師,與專業醫師合作,切勿迷信偏方,乳癌的治癒率是比其他癌症來的高,婦女朋友千萬不要荒了手腳,把自己的病交給醫師,定能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參考附件:95年衛生署公佈的十大癌症死因

 

下一篇尿毒症的簡介

  1. 一般婦女在生理期後一週內檢查,停經或更年期婦女每週固定一天檢查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尿毒症的簡介

尿毒症(uremia)是指腎功能衰竭,因而使得攝取的蛋白質,在經過身體消化後的產物1無法排出,而使得這些廢物滯留在體內,而讓腎臟功能受損所產生的中毒現象。台灣的尿毒症患者比例排名世界第二2,好發45~7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占腎臟疾病中三分之一。

尿毒症一度被認定為包含所有嚴重性腎衰竭的徵兆和症狀,但是隨著醫學的發展,這樣的定義已經改變了。例如,當體液過多所造成的高血壓、低血鈣性痙攣,或導因於缺乏紅血球生成素的貧血,這些疾病的真正原因被發現後,這些症狀就已經不再被歸類為尿毒症的症狀。尿毒症現今都被粗略地用來描述伴隨著腎衰竭而來的一些症狀3,目前我們認為尿毒症主要是因為一些尚未完全被了解,且正常應該由腎臟排除的有機廢物累積在體內所致。

因為缺乏腎臟捐贈者,目前尿毒症的治療仍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為主。2004年時,在美國約有10萬人因為末期腎衰竭接受腎取代療法,另有33.5萬人接受透析治療。在一些案例中,病人接受幾十年的透析治療,但總體成效卻令人失望。1995到1999年間,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療的五年存活率皆低於35%。接受透析治療的病患平均一年要住院兩次,而且他們的生活品質通常都不好。

即使接受透析治療病患如此的不方便,但有充足的理由讓病人接受這樣的治療,但可惜的是即使接受透析治療,因為不恰當的有機廢物移除還是會出現這些尿毒症的病症4,所以在某種情況下,醫師便會建議病人洗腎。通常此時的腎絲球過濾速率平均只有正常值的7%。在傳統的透析治療與這麼低的過濾速率相比,對許多有毒的物質移除,也只能提供些微的改善。因為這些侷限,腎取代療法只能維持病人的生命,卻無法緩和病人的尿毒症狀。

腎臟移植後可以消除毒素殘留症候群,有許多報告證實儘管病人接受透析治療,某些毒素仍殘留並累積在體內。成功的腎臟移植可以讓腎絲球過濾速率恢復到超過正常的一半,且顯著的改善許多特定機能,如睡眠、性功能、認知功能、運動能力,及兒童的生長。

有興趣請參考尿毒症

 

下一篇痛風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

  1. 例如:尿素或是其他身體廢棄物 []
  2. 不知道是因為台灣的環境太糟,還是健保制度太好 []
  3. 但必須排除因為細胞外液和無機離子濃度的失調、或已知的腎臟分泌物質缺乏等原因所造成的疾病。 []
  4. 如缺乏食慾、精神不振等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