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N和Creatinine的意義

一般的健康檢查中,都會有血中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酸酐(Creatinine)的檢查項目,那到底BUN和Creatinine有何意義呢??高藥師接下來就要跟各位解釋一下

BUN為Blood urine nitrogen的縮寫,正常值為7-20 mg/dl

  1. BUN是蛋白質的代謝產物。是經腎臟分泌而經由尿液排出於體外。如果血中尿素氮的濃度升高,就能反應腎功能異常。但是如果缺乏水份、吃大量蛋白質食物、上消化道出血、嚴重肝病、感染、使用類固醇藥物,及腎血流量不足等因素影響,也會使血中尿素氮濃度暫時性上升,因此不是一種良好的腎功能指標。
  2. 從另一角度來說,如果因為腎臟病導致 BUN 上升時,往往腎臟病已進展到相當的程度,喪失早期偵測的功能,也就是說 BUN 不能在早期反應出腎臟病。
  3. BUN、Creatinine在未洗腎及腎移植患者,若有異常應告知醫師處理。
  4. BUN 適合腎臟病患者用來監控病情,但不適合單獨用來篩檢腎臟病。對早期腎臟病而言,尿蛋白及尿液微白蛋白比 BUN 更能反應出實際的病情。

Creatinine的正常值:男0.7-1.5 mg/dl, 女0.5-1.2 mg/dl

  1. Creatinine是非常穩定的腎功能指標,常用於評估腎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及腎臟病的病情監控,但不適用於早期腎臟疾病的篩檢因為當血中肌酐酸濃度連續數次測定均為異常時,通常病情已進展到不可逆的程度。
  2. 血中的肌酐酸主要是來自於身體肌肉活動的代謝產物,而每天的產量全部都經腎臟由尿液排泄。因此,腎功能有問題,無法完全排出每日所產生肌酐酸,即會造成血中肌酐酸濃度上升的現象。上升越高,腎功能越不好。
  3. 血中肌酐酸的濃度與每個人的肌肉總量或體重多少有關,卻與飲食或水份攝取無關。雖同樣與血中尿素氮(BUN)合稱為尿毒,但肌酐酸的濃度高低,較血中尿素氮更能準確的顯示腎功能的好壞。

 

下一篇痛風與腎臟功能的關係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痛風與腎臟功能的關係

痛風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痛風怎麼會和腎衰竭扯上關係呢??自從中華奧運棒球代表團總教練徐生明因為長年痛風,帶隊辛勞,引發腎功能衰竭,讓一些長期痛風的老病患紛紛回醫院報到.

腎臟病變是痛風最常見的併發症。徐生明的主治醫師,台北榮總腎臟科主任楊五常指出,痛風引起腎衰竭的機制包括:

  1. 尿酸鈉鹽引起腎結石:超過三分之二的尿酸是由腎臟過濾被排泄到尿液中,所以腎臟可說是全身尿酸濃度最高的器官,加上血中尿酸高,會使尿液偏酸,容易形成尿酸結石,小的結石可隨尿液排出,大的結石會阻塞腎小管或輸尿管,造成腎絞痛、感染等病變,甚至腎臟功能衰竭。
  2. 腎間質腎炎:尿酸鈉鹽結晶會沈澱在腎臟毛細血管壁,也就是間質組織,引起發炎反應,長久下來造成腎間質腎炎,會使腎臟萎縮、硬化,晚期發生腎衰竭。
  3. 高血壓:尿酸高的人常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問題,血壓高會增加腎絲球壓力,造成腎絲球變硬、纖維化,使得腎臟血液循環惡化、血壓又更高,惡性循環下,腎功能走下坡。
  4.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痛風控制不好,反覆發作,常吃止痛藥壓住病情,止痛藥的毒性,會讓腎臟提早報銷。

 

下一篇腕隧道症候群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這個名詞在這幾年來,受到大家廣泛的討論,原因無他,我想電腦的大量被使用,應該是一個元兇吧.

那腕隧道症候群到底是什麼呢??在我們的手腕掌側橫紋間有一條隧道(這就是腕隧道名稱的由來),其中有十條肌腱及一條神經通過,這條神經名稱是[正中神經]當正中神經因為某些原因遭受到任何外來的壓力時,就會出現一些症狀,我們稱為腕隧道症候群。

但是,不是一直使用電腦就會得到腕隧道症候群,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自我檢查方法,判斷自己是否有這種症狀。如果有這樣的症狀,可以到醫院讓醫生做更詳細的檢查.

首先,將兩手掌的手背對手背互相施壓,讓手腕與手肘皆呈彎曲狀,這種動作會使正中神經受到較大的壓力,經過 30到60秒,若手開始發麻,那就很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另外置血壓計袖口於手腕近端,開始加壓使產生缺血三十至六十秒間,若產生有麻木疼痛症狀即可能有此毛病。

腕隧道症候群的預防

如果能夠注意一些細節,其實是可以減少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對於一些工作上會有重覆性手部動作的族群,學習如何修正使用雙手的方式,將可減低發生此疾病的危險性。

  1. 盡量讓手腕處於自然狀態:避免讓手腕長久處於彎曲(屈曲)、伸展或扭轉的姿勢。相反地,要儘量讓手腕維持自然(伸直)的姿勢。
  2. 減低重覆性的手部動作:即使簡單、輕易的工作如果重複次數過多,最後也會引起傷害。最好能避免動作的重覆或用同一伸展姿勢握住東西太久。
  3. 減少手腕的速度和力量:從事須要手部用力反覆的動作時,最好能將速度減慢,讓手腕有時間恢復。也可以讓工具幫忙減少手部的出力。
  4. 注意握姿:練習並使用整個手或全部手指頭去抓握東西。
  5. 定時讓雙手休息:雙手可以有休息的機會,不管是交替輕、重的工作,或是雙手輪流使用。
  6. 適度的肌肉強化練習:特定的練習可強化手和前臂的肌肉。

 

下一篇你家貓狗的健康檢查夠了嗎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