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系列四之憂鬱症的日常照護

很多人不願意就醫的原因,在於憂鬱症這類藥品的副作用,所以就放棄治療,是非常遺憾一件事,我們也建議一些用飲食的方式來改善一些輕微的症狀!!

多吃點讓人愉悅的食物,改善飲食是轉換不良情緒最簡單的方式:

  1. 吃甜食可以立即讓人產生幸福感(知道情人節送巧克力不是沒有原因的吧),主要是糖份可以提升腦血清張力素,以提升低落的情緒。 不過,雖然單醣類的東西效果快、但是失效也快(這跟幸福也一樣嗎???),不如改攝取多醣類食物,例如全穀米、麥類、瓜果蔬菜等。例如香蕉(難怪猴子心情好)、奶製品、火雞肉中都富含色胺酸及白胺酸,與情緒安定有直接關連,不妨多食。
  2. 此外膽固醇過度低下容易造成慢性疲勞及憂鬱症,建議不要低於一百五十。(很多減肥過度的妹妹也會有這樣的問題), 魚油或者海狗油都含有高量的EPA及DHA,及蔬菜油中的GLA(亞麻油仁酸),適量攝取可預防憂鬱症。
  3. 也別忘了維他命與水,維他命是人體氧化還原反應所必須的物質;水則可促進廢物排泄,做好體內環保(有一個廣告詞:没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 充足的日照與光線:因為光線透過瞳孔進入視覺神經後,可以刺激下視丘,進而影響情緒荷爾蒙的分泌,足夠的光照可以提振精神改善情緒。清晨的日光光度最佳(所以早睡早起身體好),黃昏次之,大約在日光下活動三十分鐘即可。平時也可以盡量維持室內的光線充足。
  2. 選擇適合的音樂:當心情提不起勁來,建議聽一些節奏較強、較能激勵人心的樂曲﹔而情緒焦躁不安的時候,則適合聽一些較有旋律性、優美、輕柔的古典音樂。
  3. 芳香療法:大腦中處理嗅覺的神經位置,正好與主管情緒控制的中樞緊密相連,所以氣味會強烈影響一個人的感覺與情緒,美好的氣味令人心曠神怡,難聞的氣味則令人下意識地退避三舍。在家中親手栽種一些香草植物、或者選擇一些天然的芳香精油、芳香燭台等,都可以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4. 運動:運動可以直接影響腦內情緒荷爾蒙的平衡,性格較剛烈、暴躁的人,建議多做一些伸展性、平和非競爭性的運動,如散步、游泳、瑜伽、太極拳等;個性較懶散、提不起勁的人,則應強迫自己做一些強度較高的有氧運動,如慢跑、球賽等。

 

下一篇子宮內膜異位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失智症的種類

1. 腦退化性疾病:包括最常見的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其他如畢克氏病(Pick’s disease),雷威氏小體病(Lewy body disease),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漢汀頓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和進行性上核麻痺症(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2.腦血管性疾病:包括血管性失智症(multi-infarct dementia)佔第二位。其他如皮質下動脈硬化症腦病變(subcortical Hypertensive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又稱Binswanger’s disease。

3.藥物和毒物(Drugs & toxic agents):許多藥物包括酒精和成癮藥物。毒物包括重金屬如鉛、砷和鉈。有機溶劑如甲苯、二甲苯和二硫化碳。其他如甲醇和一氧化碳。

4.情緒障礙(emotions):如憂鬱症(depression)。

5.代謝性和內分泌疾病(metabolism and endocrine disoreders):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症、腎上腺皮質素缺乏症、、慢性低血糖症、遺傳性代謝性疾病。

6.營養不良症(nutritional disorders):如維他命缺乏症(如Vit.B12和葉酸缺乏)

7.腫瘤、頭部創傷(tumors and trauma):頭部腫瘤、頭部外傷和水腦症(hydrocephalus)。

8.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包括皰疹性腦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神經性梅毒(Neurosyphilis)、慢性病毒性腦炎(chronic virus encephalitis)、普利爾氏病(Prion’s diseases)如庫賈氏病(Creutzfelts-Jocob’s disease)和後天免疫不全症(HIV病毒感染)。

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簡稱AD)又稱老人癡呆症,是一種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疾病的成因未明,目前没有確切的診斷和有效治療的方法。 阿兹海默病又稱為老年失智症,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最顯著的早期症狀為健忘,通常表現出來的是逐漸增加的短期記憶缺失,而長期記憶則相對不受病情的影响。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的語言能力,空間辨別能力,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 受AD影響的神經功能通常與大腦的额葉(frontal lobe)聯繫緊密,這反映了疾病的病理學過程。

阿兹海默病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家族性阿兹海默病(Familial AD; FAD):這是在阿兹海默病中較罕見的類型。多發病於30至60歲之間。
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Senile dementia with Alzheimer’s type; SDAT):佔阿茲海默病中的絕大多數。通常在老年期(60歲以上)發病。

 

下一篇四物湯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失智症的早期症狀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造成的進行性認知能力退化。會影響記憶、注意力、語言能力、解題能力。嚴重時會無法分辨人事時地物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及工作能力。

失智症可分為可逆或不可逆,視疾病成因而異。只有不到10%的失智症是可逆的。但失智症其實並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也就是一「症候群」)可能有很多種症狀!!!

早期可能發生的症狀可能有其中下列幾項!!!

1.記憶的減退已經影響到工作:一般人忘記事情的時候,通常經過提醒或者是過一會兒會自然想起來。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較高,且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

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本來架輕就熟的工作,突然之間變的相當陌生!!!老計程車司機現在經常走錯路;銀行行員數鈔票有困難;廚師不知如何炒菜等。

3.言語的表達出現困難:一般人偶而會突然想不起某個字眼,但是失智症患者想不起來的機會更頻繁,甚至以替代方式說明等。

4.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一般人偶而會忘記今天是幾日,在不熟的地方可能會迷路。但失智患者總是會搞不清現在是白天或晚上,就算在自家周圍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開車常出現驚險畫面;過馬路不看左右紅綠燈;會借錢給陌生人;聽信廣告買大減價的貨品等。

6.東西擺放錯亂:失智症患者會將物品放非習慣性或不恰當的位置,如水果放在衣櫥裡、拖鞋放在被子裡、到處塞衛生紙等。

7.行為與情緒出現劇烈的改變:失智患者的情緒轉變較快,常常一下子哭起來或生氣罵人,情緒的改變不一定有可理解的原因。

8.個性改變:失智患者會改變原來的習慣,如疑心病重、口不擇言、過度外向、失去自我克制或沈默寡言。

9.活動及開創力喪失:一般人可能偶而會偷懶不想做家事、不想上班工作,但是失智患者變得更被動,需要許多催促誘導才會參與事務。連原本的興趣嗜好也不想去做了。

 

下一篇如何分辨真失眠和假失眠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