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多器官性疾病,而且以對稱性的侵犯周邊關節,造成滑囊膜發炎為主要特徵。滑囊膜的持續發炎會引起軟骨破壞和骨頭侵蝕,使得關節結構受損,變形。和一般的退化性關節炎不同,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跟免疫有關,所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要從免疫著手。

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所以難治,是因為目前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確實的病因還不清楚,有可能是帶著遺傳基因的病患得到了某種感染所導致的,可能的感染原有黴漿菌結核菌,或是病毒。這些病菌可能在滑囊膜造成慢性的感染,引起身體自發的免疫反應,但是因為外來抗原和關節組織長的很像,原本應該清除抗原的免疫反應誤攻擊關節組織,造成發炎。也有另外的可能性是有些葡萄球菌,鏈球菌和黴漿菌會製造超級抗原(superantigen),它和HLA-DR分子及T細胞受體結合,誘發免疫反應。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症狀
初期約有10%的人是以急性多發性關節炎、關節疼痛來表現,多伴隨有全身性症狀,包括發燒、淋巴腺腫大或脾臟腫大,有大約1/3的病人起始是以局限在一個或數個關節炎,約有2/3的病人起初只有一些不典型的不適,例如:疲倦、噁心、全身無力、骨頭肌肉隱隱作痛.之後才出現滑囊膜發炎。

在關節處最常見的症狀是疼痛,在活動時會加劇。患者的關節僵硬則出現於長期間不活動之後,例如:清晨剛睡醒時。滑囊膜發炎會造成關節腫脹、壓痛、活動不良、典型的侵犯關節是在手腕。早期的手肘侵犯會引起伸屈不良,膝關節侵犯則易引起慢性關節積液。腳部、腳踝也會受侵犯,脊椎則易侵犯頸椎,嚴重的話會引起第1、2節頸椎半脫臼、壓迫脊柱神經。

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侵襲其他的器官,例如眼睛會造成乾眼症或者鞏膜炎。也可能侵襲肺部造成動脈炎併肺動脈高壓、細支氣管炎、肺部結節,肺間值纖維化,肋膜炎,肺炎。 也可能侵犯心臟造成心包膜炎、心肌炎、心內膜發炎等,多與心血管炎或肉芽組織增生有關。 還可能造成血管炎和類風濕結。

 

下一篇癌症是一種恩賜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Trackbacks

  1. […] 不知道為什麼,紅斑性狼瘡專門找女性下手,尤其越漂亮的女性越容易得到這樣的疾病,可說是紅顏薄命的真實寫照;目前對於SLE的病因,醫學上並未探明,所以也一直找不出有效的藥品來救治;也因為SLE會侵犯全身的多處器官引起發炎反應,例如關節、皮膚、腎臟、腦部、心肺等,常常容易被誤診。在病程中可表現為多發性關節炎,像類風濕性關節炎,甚至可表現成發燒、畏寒,類似細菌感染;也可能是全身性浮腫、倦怠又跟腎臟病很像;也很常見呈現白血球缺乏,貧血甚至流血不止,類似白血病;簡單的來說,得到這類疾病的病人,會考驗醫師的治病功力. […]

  2.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的關節疾病,在台灣的盛行率大概是1%。病人以女性居多,大約是男性的3倍。它的臨床症狀是雙側性關節發炎,一開始大都發生在手、腕、膝、足等四肢關節(嚴重時也會影響頸椎關節) ,產生熱、腫、痛及僵硬感。病程一久,就會造成關節的變形、嚴重的疼痛與肢體的失能,對病人的生活品質產生巨大的影響。尤其這種疾病好發於30-50歲的壯年期(約80%),對於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經濟上的負擔。 […]

  3. […] 第二型的膠原蛋白CⅡ亦是軟骨中存在量最多的蛋白質。第二型的膠原蛋白CII顯示在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 RA)上的病原角色,例如自身性第二型的膠原蛋白CII自體抗體可在RA 病患的血清、滑膜液(synoval fluid)和軟骨中被發現,甚至從RA 病患血清中分離得到第二型的膠原蛋白CII抗體。顯示CII是一個主要的自體免疫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