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頭丸

近幾年來,青少年的毒品使用情況越來越嚴重,從早期的安非他命到現在的搖頭丸,因為價格比起傳統的毒品便宜許多,所以迅速在校園之間蔓延開來.

搖頭丸或快樂丸的毒品雖然有一個引人遐想的名字,事實上搖頭丸屬於安非他命的衍生物,英文叫作MDMA(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由於服用摇頭會随著音樂劇烈擺動頭部而不會覺得痛苦;搖頭丸是在1914年,由德國默克(E. Merk)公司合成為減肥藥用途,後來發現此藥最主要作用與興奮劑及迷幻效藥物類似。因此,未能上市。直到了1980年,雖然FDA未能通過,卻有不少此類藥物,被用來作精神治療的輔助劑。

1980年代中期起,搖頭丸在美國在列為管制藥物。一開始是在一般雅痞的酒吧盛行,然后風行同志酒吧。1990年代,電音音樂(rave)流行,搖頭丸也開始在大學生間流行起來,最候蔓延到高中生。MDMA很快地變成美國最氾濫的四種非法藥物之一。(其他三种是古柯鹼還有海洛因以及大麻)。事實上市面上販售的搖頭丸有些不只含有MDMA的成份,更有添潻加甲基安非他命及安非他命、或咖啡因等成份‧會增加其毒性作用。

搖頭丸最常被使用在舞會中,通常以60-120毫克的藥丸或膠囊存在。服用後會使人有快樂的、親密的、與別人非常接近的感覺,幻覺出現,進而使人多話而不知停止。但是也會有沒食慾、心跳加快、體溫升高、流汗等副作用出現。這些作用大約持續四到六個小時即消失。隔天睡醒後、會有肌肉酸痛、沮喪、焦慮、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形發生。

一般而言,搖頭丸並不會有長期成癮性使用的問題。因為一旦重覆使用或加大劑量,其快感即很快消失,產生藥物耐受性,但副作用卻更加強烈,而無法忍受。故初使用者會很喜歡它,但使用多次的老手卻畏懼用它。因此,迄今搖頭丸是否會成癮,仍有爭論的。

搖頭丸的使用對健康的傷害是相當嚴重的而且無法預期的。服用搖頭丸會引起高燒不退,突發性惡性高血壓,引起自發性腦出血或腦血管阻塞、胸痛、毒性肝炎及肝衰竭、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泛發血管內凝固病變、急性或慢性妄想型精神病、記憶力衰退、大腦不可逆的傷害、心室心律不整、甚至死亡。對於有潛在心臟病、氣喘的患者,搖頭丸會誘發這些疾病的發生,導至嚴重的後果。對一些原有精神異常的人、也會誘發其早期出現

最好的方式就是永遠不要接觸這些東西,如果需要戒除,可以尋求政府機構,例如市立療養院等機關,或者社會局.

 

下一篇肥胖菌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肥胖菌

會想寫肥胖菌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為最近常有想減肥的網友來信詢問是否有嗜脂性益生菌的 存在,我才發現最近電視購物居然大量出現所謂嗜脂性益生菌這樣的產品,引起了我很大的好奇,以前念書的時候的確讀過,細菌可以用來分解油脂,但那些都是體 外的,分解的也不是脂肪而是廢棄油.怎麼我幾年沒有念書,居然連嗜脂性益生菌這種東西都出來了,看來諾貝爾醫學獎有機會出現在台灣了.

上網找了一些資料以後,斷定這樣的說法是不可靠的,詢問了專業的微生物專家,也認為聞所未聞,卻在找資料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一個好玩的菌,姑且稱之為肥胖菌好 了.這個菌其實在2005年既被發現了,它是屬於厚壁菌屬,會造成身體能量的吸收提高,在遠古時代這種菌肯定是對人類有好處的;甚至科學家還發現這種菌是 會傳染的,所以我們通常看到肥胖的家庭,或者一堆酒肉朋友都很胖,除了遺傳以外,受到肥胖菌的傳染可能是一個合理的解答.

也許還有人固執的相信這種毫無科學根據的嗜脂性益生菌,我們假設真的有這種好菌了,這種菌對於肥胖絕對不是加分而是扣分的,會推出這樣產品的廠商肯定是不清楚身體裡面迴饋機制的機轉,之前我曾提到如果胃酸過多,千萬不可以吃胃散; 因為這樣會引起反跳作用,反而讓身體裡面的胃酸分泌越來越多;脂肪在身體裡面是一種重要的熱量來源,和膽固醇一樣,都是不能夠缺少的,假設我們用嗜脂性益 生菌去消除身體裡面的脂肪,身體仍然會繼續合成脂肪,不會有正常的回饋作用,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減少能量的吸收或者堆積;影響肥胖的因素除了還未研究明確的 肥胖基因以外,現在找到的肥胖菌,才是一個重要的因子,如果能夠消除身體裡面的肥胖菌,才可以正確的消除肥胖因子,至於更詳細的肥胖菌介紹,可以參考一位 醫師所寫的


肥胖菌的期刊報告:

2006年Nature發表另一篇2006年Nature2005年期刊2005年Science動物實驗

 

下一篇SLE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SLE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亦有稱之為全身性紅斑狼瘡,這個名字因為19世紀開始被討論,患者面部有赤紅的病灶有點像狼咬過的傷痕,而且發現這種疾病不僅影響皮膚,也會影響全身各個器官,所以英文為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簡稱SLE.

不知道為什麼,紅斑性狼瘡專門找女性下手,尤其越漂亮的女性越容易得到這樣的疾病,可說是紅顏薄命的真實寫照;目前對於SLE的病因,醫學上並未探明,所以也一直找不出有效的藥品來救治;也因為SLE會侵犯全身的多處器官引起發炎反應,例如關節、皮膚、腎臟、腦部、心肺等,常常容易被誤診。在病程中可表現為多發性關節炎,像類風濕性關節炎,甚至可表現成發燒、畏寒,類似細菌感染;也可能是全身性浮腫、倦怠又跟腎臟病很像;也很常見呈現白血球缺乏,貧血甚至流血不止,類似白血病;簡單的來說,得到這類疾病的病人,會考驗醫師的治病功力.

雖然SLE的病因不明,但有些藥物會誘發產生,例如Hydralazine,Alpha-methyldopa,Procainamide,Quinidine,Phenytoin,Phenobarbital等可能誘發其發生。

科學家認為SLE雖然病因不明,但仍猜測是遺傳因子和環境因子共同表現的結果,例如日光暴晒後的紅疹,病毒或細菌感染造成病況惡化及接受外來荷爾蒙後病情的改變。

紅斑性狼瘡的症狀相當複雜,也有一定的檢驗標準,因為不鼓勵病患自行判斷,所以僅列出簡單的症狀,如果有懷疑的話,還是儘速求醫,以免延誤病情.

一般症狀 :

紅斑性狼瘡會造成軟弱、疲憊、低溫燒。SLE病情轉劇時,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疲勞及倦怠。不過,許多其他的疾病也會造成疲倦感。所以不能單從倦怠來判斷.

在皮膚方面,會有光敏感,或者掉髮現象.在急性期時臉頰及鼻樑有蝴蝶狀分佈的紅斑,稱為蝴蝶斑。但是身體其他部位亦可能出現。

在血液方面,貧血或者,血色素降低。白血球降低,血小板減少,常見者為牙齦出血、流鼻血、肢體出現淤斑。嚴重者會有臟器出血。

在肌肉關節容易見到關節炎、關節痛,且常為「多發性關節炎」,關節會出現紅腫疼痛,但較少引起關節變形。也常見缺血性骨壞死:缺血性骨壞死可能發生於很多部位,最常見的為股骨頭及肱骨頭。

 

下一篇用西藥降低尿酸的缺點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