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

銀杏和silymarin,Q10一樣,都是同時有藥品許可證和食品許可證的成份,尤其是銀杏更是(Ginkgo biloba)自古以來即為中國常用的藥用植物。銀杏並不是整顆植物都可以當做藥,僅有種子(俗稱白果)及銀杏葉可以使用。銀杏果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清痰止咳、溫肺益氣、定喘、縮小便、止白濁及通經絡等療效,也常被當成美食。

雖然銀杏葉可以當成藥物使用,但是生的銀杏葉卻不宜直接食用,因為含有高單位的單寧質與其他具刺激性成分,如果服用過量是容易中毒的,所以銀杏葉必需經過萃取後,才可以當做藥品使用。平常我們看到銀杏的產品都會註明是萃取物。

目前銀杏在醫學上比較普遍被支持的適應症有

  1. 老年失智症
  2. Alzheimer’s disease(阿茲海默症)
  3. 腦中風
  4. 周邊血管阻塞疾病引起的間歇性跛行(跟糖尿病相關)
  5. 耳鳴

銀杏因為有抗凝血的作用,正面的作用為促進周邊血液循環、增加血管暢通,但是這類病人可能已經有服用抗凝血藥物,例如阿斯匹靈,ticlopidine,甚至是Clopidogel,如果同時併用銀杏製劑可能會引起腦出血,甚至中風,所以千萬不要隨便購買服用。其它的副作用包括了頭痛、頭暈、心悸、皮膚過敏及腸胃不適等。

除了抗凝血藥物之外,還有常見的omeprazole,trazodone,Buspirone,Fluoxetine都會和銀杏產生交互作用,其實銀杏這個產品應該歸屬在藥品才對,最好服用之前能夠請教專業藥師才對。

服用銀杏時,初始劑量建議不要超過40mg(萃取物含量),也就是藥品劑量的一顆,相當於Ginkgo-Flavone Glycosides 9.6mg,極量不可超過一天四顆,但市面上許多食品標示不夠清楚,甚至標示錯誤,民眾極易產生誤食,引起中毒。

目前國內銀杏葉萃取物係屬於藥品,而列為健康食品者為銀杏果製劑,在國外有些國家將銀杏葉萃取物列為食品,如此界線不明的現象似乎會讓消費者困擾。

根據最新的醫學報告顯示,銀杏對於改善記憶沒有幫助

 

下一篇舞蹈症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Comments

Trackbacks

  1. […] 第一名: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這個疾病相當難纏,也是網友常求助的疾病。第二名:陰道炎,這個關鍵字居然到了冬天也還是常被搜尋的,可惜大家不知道太容易解決了,還在一直看婦產科。第三名:Q10,可惜我沒有賣,不然一定發了。第四名:銀杏,還是沒有賣。第五名:gaba,這個和失眠相關的字,也實在可憐了許多網友,明明很容易解決的問題,要搞的吃安眠藥度日,真是可憐。下一篇 […]

  2. […] 最近剛好有人問到耳鳴可以吃銀杏嗎?那什麼是耳鳴呢?耳鳴是指在沒有相應外部聲源的情況下,所產生的一種主觀的聽覺感覺,此種聲音並不是由聲波產生,而是神經訊號異常或受損所致。一般來說,如果耳鳴都會去看耳鼻喉科,做一些詳細的檢查,甚或是吃一些藥物,不過通常會得到一些比較模糊的答案,運氣不好的,可能要看了很多醫師才能找到答案,尤其是現在健保制度下,要找出耳鳴的真正原因不太容易。 […]

  3. […] 第四名:銀杏,講到這個產品,我必須說,大家不要亂吃,這產品是很危險的,而且醫學證明對於老年痴呆症沒效的。我在新書中也提到,不要隨便拿來吃手腳冰冷。第五名是Gaba,這個產品市面上也不少,通常拿來治療失眠,有人擔心常吃安眠藥,對身體有一些不良的影響,就尋求天然的成份,但是效果實際上很差,廠商為了增加效果,就會有超量的使用。所以還是建議民眾少買這類產品。 […]

  4. […] 銀杏被稱為世上歷史最悠久的樹木,第一棵銀杏樹可能出現在二億年前。銀杏在醫學上的應用主要在於記憶、腦部功能及循環系統的益處,多項醫學報告一致指出, 銀杏能改善年長者的腦部功能逐漸退化,甚至能幫助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病患;因此,很多人就自行服用銀杏,甚至以為吃愈多效果愈好,實際上銀杏的有效成分為 ginkgoflavon,一天的劑量建議不要超過四顆,每顆為九點六毫克;但是臺灣銀杏雖然有藥品的許可證,也有核發食品的許可證,許多食品都未註明銀 杏的含量,消費者在採購此類產品時,必須多加注意,最好完全避免未清楚標明銀杏劑量的產品。 […]

  5. […] 第一名:好久不見的Q10又重回第一名寶座,九月第一名是銀杏。而十月銀杏掉到第二名,應該是廣告的效果已經慢慢退燒,所以搜尋次數下降。第三名是自律神經,可見大家對於自律神經所造成的疾病有所認識,卻又不知道如何解決,之前寫過一篇從七魄談作息正常的重要性,就是告訴大家,這些自律神經所引起的疑難雜症,只要能夠在九點之前睡覺,就可以解決大部分,但是如何能夠順利可以在九點之前睡著,可以來信問我。 […]

  6. […] 一忙就把八月的關鍵字漏掉了,乾脆就跳到九月吧。根據九月的關鍵字資料顯示,第一名的產品依然是銀杏,果然廣告的威力很大,也因為搜尋很多的關係,高藥師的銀杏搜尋結果居然還排在第一位,還超過了維基百科。第二名是Q10,很多網友詢問為何不推銀杏的自製產品,原因是目前智障衛生署規定了Q10的上限,而國外的核准劑量遠遠高於此一劑量,如果要吃到有效劑量,一天大概要吃六七顆,我想民眾吃這麼多顆很快會瘋掉了吧! […]

  7. […] 答:在神經科的門診,若有病患有疑似失智症的問題,首先就是做病理學檢查與抽血或影像學、腦波檢驗、智能測驗等。若已判定為失智症病患,就會為他們申請(或自費) 失智症藥物如Aricept, Exelon等。此類藥物作用為抗乙烯膽鹼脢,目的是抑制腦內分解乙烯膽鹼之乙烯膽鹼脢,使得乙烯膽鹼之濃度提升,藉此延緩失智症之惡化。可惜的是並不能改變持續惡化的事實。而在健康食品方面,除了已知的維生素E與銀杏具有些許的療效外,在國外的研究已發現硫辛酸、L-乙烯肉鹼對於腦部的功能改善也具備一定的效果。另外,對於已服用失智症藥物一段時間仍持續惡化的病患,搭配針灸也有一定的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