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桔梗和遠志中藥裡面常見的怯痰藥,桔梗在這方面的角色扮演似乎更勝過遠志。實際上桔梗不只是一味常見的中藥,事實上我們去吃韓國料理時,涼拌桔梗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桔梗花代表的花語是不變的愛。

桔梗,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白藥,吐人參。為桔梗科桔梗屬植物。生長於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和西伯利亞東部。單憑名稱,有人會誤以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桔梗實際上與桔子或柑橘屬沒有直接關係。

桔梗(根)性味辛、微溫、有小毒。歸肺經。相對於同為化痰藥的遠志,桔梗是有毒性的。桔梗含有皂苷,這一類的藥都可以化痰。桔梗性味苦辛微溫而推知桔梗應屬溫熱藥(溫肺藥)。但是在臨床應用方面桔梗卻是一種瀉肺藥,取其除肺部風熱之功。

桔梗的功效主要在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於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膿瘍,胸膜炎。如果使用桔梗加上牛蒡子,可以使用在咽痛。

若染風寒者,可用桔梗加配紫蘇、杏仁,稱為杏蘇散。用來治療中暑的藿香正氣散,也有桔梗的蹤影。

百合固金湯在《醫方集解》裡列為補養之劑,主治肺傷咽痛,喘嗽痰血,特別是對痰中帶血的病症,效果尤佳。由百合當歸、生地、熟地芍藥貝母、玄參、桔梗、甘草麥門冬所組成。

附註:卡通犬夜叉中也有主角稱之為桔梗

 

下一篇山茶花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Trackbacks

  1. […] 穿心蓮可用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肺熱咳喘,肺癰吐膿,咽喉腫痛。本品苦寒降泄,清熱解毒,善清肺火,故凡肺肺火引起的病症皆可應用。治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常與金銀花、連翹、薄荷等同用.治肺熱咳嗽氣喘,常與黃芩、桑白皮、地骨皮合用;治肺癰咳吐膿痰,多與魚腥草、桔梗、冬瓜仁等藥同用;治咽喉腫痛,常與玄參、牛蒡子、板藍根等藥同用。 […]

  2. […] 天王補心丹:天冬、人參、茯苓、玄參、丹參、遠志、桔梗、當歸、五味子、麥冬、柏子仁、酸棗仁、生地。功效:滋陰潤燥,寧心安神,化痰涎,袪煩熱。天王補心丹雖然名稱是補心,但對於安腦的作用很明顯,對於用腦過度的考生或者平常念書耗損過大的學子,天王補心丹是居家必備的良方。 […]

  3. […] 天王補心丹:人參、玄參、丹參、茯苓、遠志、桔梗,生地黃,當歸、五味子、天門冬、麥門冬、柏子仁、酸棗仁。天王補心丹是考生最好的良伴,因為考試熬夜所引起的失眠,可以考慮服用此方劑。 […]

  4. […] 台灣很有名的十八銅人行氣散也不能少了沒藥:三七、沒藥、代赭石、乳香、紅花、甘草、丁香、蘇木、貝母、木香、香附、桔梗、澤蘭、骨碎腦、冰片、薄荷腦。 […]

  5. […] 百合固金湯:生地黃、熟地黃、玄參、貝母、麥門冬、甘草、桔梗、白芍、當歸、百合。可養陰清熱,潤肺化痰。主治補肺滋腎,肺傷咽痛,喘嗽痰血。 […]

  6. […] 荊防敗毒散:荊芥、防風、柴胡、茯苓、桔梗、川芎、羌活、獨活、枳殼、甘草、生薑。 此方功效為發汗解表、散風祛濕。可用於感冒、流感、濕疹、皮膚搔癢症、關節炎、支氣管炎、鼻炎、癰瘡腫毒。 […]

  7. […] 遠志一般人可能比較少聽過,但是提起龍角散,大概沒有人沒有聽過了,龍角散在台灣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廣告藥品。雖然賣的很火熱,但其實成分很單純,只有桔梗,遠志,杏仁,甘草而已。就是這麼簡單的成份,每年還是不斷漲價,其實台灣有很多藥廠生產這類藥品,品質更好,價格便宜多。 […]

  8. […] 【製法用量】 黃芩15克、黃連15克、陳皮去白6克、玄參6克、生甘草6克、連翹3克、牛蒡子3克、板藍根3克、馬勃3克、薄荷3克、白殭蠶炒2.1克、升麻2.1克、柴胡6克、桔梗6克。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