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蕈研討會

最近因為有多關注一些癌症方面的資訊,剛好注意到展英生技有辦一個研討會在高雄,通常現在只有台北的研討會,我就只能放棄。

研討會有兩位講者,一位是John E.Lewis 博士,全程用英文演講,還好有翻譯,講的內容相當不錯。第二位講者是台中的鄭煒達院長,可惜時間太短,鄭醫師講的非常好,可能是因為也是偏向自然療法,講的東西,和我的理念很接近,希望下次能夠多請這類的醫師來演講。

外國博士主要講的是一個米蕈(BioBran)的東西,米蕈是屬於一種酵母菌多醣,據廠商想要廣告的效果是一種強效的生物反應調節劑,研究報告有關於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生長因子而且還有是否會影響肝腎功能。

鄭醫師講的食物與藥品的整合療法很不錯,其中一個重點,讓我嚇出一身冷汗。

癌症病人的體質會讓你不想動,所以一定要多運動才行

另外提到過敏的問題,鄭醫師除了提到不能吹冷氣,甚至說大陸有些醫院,治療室只有一個小窗戶,連風都不讓你吹。還有就是避免刺激交感神經,例如電子產品要少用等等。最神奇的就是鄭醫師有提到血型也跟個性有關以外,不同血型的人也適合不同的食物類型,只有A型的人比較適合素食。

另外就是有食物酸鹼性的強調,當然一定要吃鹼性食物囉,有提到多吃可可,但有說堅果是屬於酸性,這倒是和一般人強調多食堅果的印象不同。

附上鄭醫師的FB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無藥可醫的獵弓症候群

剛好看到一篇新聞報導:罕病婦轉頭就暈4小時,看到一個很新奇的名字,叫做獵弓症候群。居然是我沒聽過,網路上資料也不多,就來多嘴一下。

獵弓症候群顧名思義為射箭者想要拉弓瞄準獵物時,因頭必須轉向注視側,結果發生了後顱窩循環血流減少,而產生眩暈/頭暈、視覺障礙、複視、感覺異常、吞嚥困難、言語障礙、構音異常、 運動失調、全身無力、意識障礙甚至暈厥等症狀,又名轉頭性椎動脈症候群 (rotational vertebral artery syndrome),臨床上並不多見,也因為如此,上述新聞的案例才會在發病13次後才得到確診。通常容易被診斷為眩暈,或者是梅尼爾式症。

這個病出現的症狀非常劇烈且長達3至4小時的眩暈,合併耳鳴,甚至出現昏厥或臉、手、腳麻痺等類似中風現象。

最慘的就是目前這病無藥可醫,即使花了很多力氣確診以後,確沒有辦法治療,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延伸閱讀: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症與獵弓症候群共同致病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NTG耐絞寧是否應該變為指示用藥?

最近因為郭金發先生猝死,所引發的NTG(硝化甘油)耐絞寧爭議,迅速擴大,唯一獲益者可能只有廠商而已,但是為何有硝化甘油變成指示用藥爭議?

原因是因為藥師全聯會發佈一篇新聞稿建議將硝化甘油改成指示用藥,原因是國外的先進國家,包括加拿大、紐西蘭、法國、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丹麥等7國,都已將「硝化甘油」列為指示用藥,讓有需要的民眾可自行購買。按照為民眾方便購買這個邏輯,要不要獨步全球,將硝化甘油變成乙類成藥,這樣超商就可以買到,不是更方便,畢竟藥局只有少數有24小時,購買上不是很方便。

對此,食藥署表示,目前尚無藥廠提出「硝化甘油」轉指示用藥的申請 ,若廠商提出申請,就須送交安全評估報告,並由多名來自醫界、藥界與消費者團體的專家學者,組成並召開專家會議,審查是否可行。

ps:你現在去藥局買,如果藥師不賣你,你跟我說,連抗生素都能買到,還怕硝化甘油買不到?

言歸正傳,其實這個爭議的背後,隱藏的想法是到底用藥是不是應該交由民眾自己決定,還是需要專業人士來指示1,而使用如此危險的藥物,居然一開始也是由某位醫師建議的。

以下為轉貼:

洪惠風醫師的建議:裡面解釋很清楚為何不能亂吃NTG

出處為筱舞醫師

 

 

 

  1. 不過通常是醫師佔贏,因為處方用藥是醫師的禁臠,只有指示用藥藥師才能染指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