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107年8月21日公告)

發文機關:衛生福利部

函類別:公告

發文日期:107821

發文字號:衛授食字第1071302165

主旨:訂定「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並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七月一日生效。

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

一、本規定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十款規定訂定之。

二、市售有容器或包裝之食品,含下列對特殊過敏體質者致生過敏之內容物者,應於其容器或外包裝上,標示含有致過敏性內容物名稱之顯著醒語資訊:

()甲殼類及其製品

()芒果及其製品。

()花生及其製品。

()牛奶、羊奶及其製品。但由牛奶、羊奶取得之乳糖醇,不在此限。

()蛋及其製品。

()堅果類及其製品。

()芝麻及其製品。

()含麩質之穀物及其製品。但由穀類製得之葡萄糖漿、麥芽糊精及酒類,不在此限。

()大豆及其製品。但由大豆製得之高度提煉或純化取得之大豆油(脂)、混合形式之生育醇及其衍生物、植物固醇、植物固醇酯,不在此限。

()魚類及其製品。但由魚類取得之明膠1並作為製備維生素或類胡蘿蔔素製劑之載體或酒類之澄清用途者,不在此限。

(十一)使用亞硫酸鹽類等,其終產品以二氧化硫殘留量計每公斤十毫克以上之製品。

三、前點醒語資訊,依下列方式擇一標示:

()「本產品含有○○」、「本產品含有○○,不適合對其過敏體質者食用」或等同意義字樣。

()品名載明「○○」,以此方式標示者,其所含致過敏性內容物應於品名全部載明。

 

檔案下載

 

建議政府乾脆標示:台灣的食品都含有過敏原,請自己從國外進口產品吃。

  1. 大家最愛的膠原蛋白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如何挑選可以防PM2.5的口罩

自從大陸開始探討PM2.5以後,我們也開始注意到紫爆這個問題 1,我們的政府非常善良,除了不去管源頭以外,會很好心的提醒我們是否可以出門,但是對於中南部的人來說,除非是下雨天,否則八成以上都是紫爆的情況,要期待政府,不如自己早早洗洗睡了,唯一能夠自救的方式,就是選擇一個好的口罩給自己,但是我們的政府一樣用落伍的檢驗標準來檢測市面上的口罩,所以光看是否有檢驗字號是不夠的,根據我的私下調查,藥局的藥師對於口罩這類屬於醫療器材領域並不是太……。

所以今天要告訴你,大家一直以來的迷思,說的很累,還是來看一段影片吧!

 

影片中提到一個重點,也就是大家常常忽略的重點,就是包覆性重要性大於濾材的材質。很多人以為買了號稱N95或者N99的口罩,但是因為目前台灣的口罩檢驗標準並未將包覆性考慮進去,也就是說,你買到的號稱可以擋住PM2.5的口罩,其實是沒有用的!2,至少包覆性要大於80才比較能夠符合要求。

那….是不是就直接買歐美口罩,是不是就妥當了呢?一般而言,的確如此,但是要考慮到台灣環境過於潮溼,而口罩的防護效果會隨著空氣濕度而變化,雖然政府規定的口罩有效期限是五年 (但是碰到黑心的廠商囤太多貨,也是會更改有限期限)。但就算在期限內,歐美的口罩也比較容易因為潮溼而失去效果,衛服部也完全不考慮這一點3

 

還有一個重點,兩層口罩不一定比較好,這也是常看到的,很多人以為這樣會比較有效,實際都在騙自己吧!

 

一般大家喜歡帶的活性碳口罩有效嗎?

 

最後一個重點,口罩有使用期限的,該換就要換,上次聽到某家業務告訴藥局說,如果沒有髒可以一直使用,這種黑心話術,還有那胃藥師沒有相信,不然就…

 

  1. 有很大的機率,過敏或者COPD都是由於霧霾引起 []
  2. 多半是台灣生產口罩有此問題,歐美和日本的口罩不會 []
  3. 可能也受到壓力吧,連日本核災食品都要給你吃了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米蕈研討會

最近因為有多關注一些癌症方面的資訊,剛好注意到展英生技有辦一個研討會在高雄,通常現在只有台北的研討會,我就只能放棄。

研討會有兩位講者,一位是John E.Lewis 博士,全程用英文演講,還好有翻譯,講的內容相當不錯。第二位講者是台中的鄭煒達院長,可惜時間太短,鄭醫師講的非常好,可能是因為也是偏向自然療法,講的東西,和我的理念很接近,希望下次能夠多請這類的醫師來演講。

外國博士主要講的是一個米蕈(BioBran)的東西,米蕈是屬於一種酵母菌多醣,據廠商想要廣告的效果是一種強效的生物反應調節劑,研究報告有關於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生長因子而且還有是否會影響肝腎功能。

鄭醫師講的食物與藥品的整合療法很不錯,其中一個重點,讓我嚇出一身冷汗。

癌症病人的體質會讓你不想動,所以一定要多運動才行

另外提到過敏的問題,鄭醫師除了提到不能吹冷氣,甚至說大陸有些醫院,治療室只有一個小窗戶,連風都不讓你吹。還有就是避免刺激交感神經,例如電子產品要少用等等。最神奇的就是鄭醫師有提到血型也跟個性有關以外,不同血型的人也適合不同的食物類型,只有A型的人比較適合素食。

另外就是有食物酸鹼性的強調,當然一定要吃鹼性食物囉,有提到多吃可可,但有說堅果是屬於酸性,這倒是和一般人強調多食堅果的印象不同。

附上鄭醫師的FB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