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藥療的背後意義

前一陣子,我們的食藥署大概是太閒,所以居然想要搞自我藥療,所以發佈十三類處方藥可以免處方簽。我們來看一下政府的初衷。

為改善輕症就醫、甚至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的問題,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表示,目前治療過敏、胃食道逆流、結膜炎等十三類處方藥,六月前將改為不必持醫師開立的處方箋,就能在藥局買到的指示藥,讓輕症患者可在藥師指導下用藥

 

我一看新聞,就知道難得的良政一定會死的,怎麼可以讓原本屬於醫師賺的錢,讓藥師可以染指呢?這年頭什麼替民眾謀福利都是假的,先要顧肚子,才能顧佛祖。果不其然,今天新聞就來了:自我藥療喊卡,來看一下反對的原因是啥:

食藥署日前宣布今年將推動民眾自我藥療,擬將13項處方藥轉指示用藥,引發醫界擔心影響民眾健康,醫師公會全聯會昨天與衛福部開會後決定喊卡、暫緩實施。

醫師認為,自我藥療無足夠配套,恐讓小病釀成大病;民眾未經醫師診斷找藥師開藥,可能涉及「密醫」行為,衛福部、食藥署決議,與醫事司、醫界等溝通出完整配套前,不會貿然實施。

看一下這段文字,為何藥界就漏了?食藥署有食有藥,結果都和醫界開會,這代表什麼呢?代表如果醫師真是世界上最崇高的人種,醫界一直說醫療糾紛很恐怖,非常…..。結果現在民眾聽到醫界的聲音,想要把醫療糾紛轉給藥師,醫界可憐藥界太窮,醫療糾紛的錢肯定賠不起。所以無論如何,絕對要讓這麼危險的拯救世界的任務要交給醫界囉。

其實不完全只替醫師講話,藥界常說民眾不聽藥師的,卻去聽鄰居或者是電視名嘴,簡單來說,就是自己專業不足,人家不信任你,不思考如何爭取民眾信任,卻要用法律來限制民眾的自由,對!我也是支持超商可以買一些成藥的。

延伸閱讀:自我藥療推動負責任的自我藥療

 

下一篇護腎食材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病歷要的是本土化不是中文化

轉載自台灣醫學生聯合會醫聯副刊

ID-100249052
Image courtesy of phasinphoto at FreeDigitalPhotos.net

 

近日由於立委提案修改醫療法,病歷中文化議題再度被搬上檯面。明明大家使用的是中文,病歷寫的卻是寫英文,這樣的情況讓一般民眾感到不解,也造成醫病溝通中的誤會,因此產生了病歷中文化的呼聲。在這一波論戰當中,醫界紛紛提筆作戰,卻是以反對全面中文化的意見為主流,當中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病歷書寫在西方醫學脈絡中有其背景,早期的病歷更像是文學作品,有許多文學性的描述。近代追求客觀呈現,病歷也開始有了一定的規範。現代醫學在專業分工下也非僅由一位主治醫師書寫,而是整個醫療團隊共同寫作而成,醫師寫的病歷常使用英文,而護理紀錄一般卻是使用中文。醫師所寫的病歷當中也常看得到中英文夾雜的用法。

病歷雖然是由醫師紀錄患者的病情與治療經過的文書,理論上是雙方共有的紀錄,但病歷並不作為解釋病情之用。如果全面中文化的原因是「希望患者可以像歐美國家病患一樣看得懂病歷跟醫師討論病情」,事實上在台灣要達成這個目的不是只靠把病歷中文化就可以解決。

由於勞動條件日趨惡化,醫師及護理師過勞情況嚴重,醫療場域中的醫護人員幾乎沒時間可以好好跟病人解釋病情。要有良好的醫病溝通更不是語言問題,以中醫為例,中醫病歷百分之百是用中文寫作,但是患者一樣看不懂,甚至望文生義、斷章取義,讓溝通更加困難。促進醫病溝通必須先讓醫師們得以停下醫療工作,花一段時間聆聽患者問題並詳加解釋,因此要達到「患者看得懂病歷跟醫師討論病情」這個目標,第一要務是改善醫療環境而非改成中文病歷,病歷全面中文化還不如醫師職類納入勞基法。

再者,現行醫學教育以英文教科書為主,有許多翻譯教材,但專有名詞中文翻譯很難一致。醫學專有名詞早期多採用日文翻譯,近年的華語世界則是以中國翻譯為主流,病歷全面中文化在中國強勢規範之下很可能跟中國「無縫接軌」,助長醫療產業的「被服貿」,這也是大家不樂見的因素。

事實上,台灣醫學教育所應該推行的是「本土化」而非「中文化」。現代醫學的確是西方的產物,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病歷寫作上可以朝向更貼近患者的書寫方式。許多患者描述的症狀無法翻成英文,華語也沒有對應的詞彙,筆者認為病歷甚至可以適度加上華文、台文、羅馬拼音,這才叫做「母語」。醫學教育與研究也應該更貼近本土語言習慣,研究上多留意本土疾病與患者的描述,才能促進醫病雙方的了解,達到病歷中文化聯盟所稱的「醫學倫理與病患基本權益」。

 

下一篇2015年計畫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2015年計畫

去年算是過的非常匆忙,是的,我用匆忙這兩個字來形容,似乎仔細想想,這一年真的就是好像做夢一樣的過去。2015年我的計畫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做好我的農業平台,話說為何想從保健食品,又開闢另外一個戰線呢?

記得當初為何會決心下海做保健食品,就是因為塑化劑鬧的滿城風雨,因為我們的品質帶給民眾安心,於是這幾年來,我們走的還算安穩,甚至還遭到商業周刊報導。去年的食安風暴,讓我也不知道什麼可以吃,舉凡身邊的米、油、醬、茶等等日常生活用品,全部遭殃。所有的大公司也全部死的很慘,就算大家一直稱讚的義美,也用了過期原料,想起阿扁總統說過:馬特拉不拉,我們自己拉!既然這個無恥無能的政府,不給我們活路,我們只能自己奮鬥。

所以我又下海了,這次的農業平台,只賣有機或者無毒的農產品,希望大家期待我們的農業平台上市,網站已經建置好了,正在慢慢的招集農夫中,請大家還是要繼續支持我,因為我賣的不是商品,而是安心

 

下一篇讓中醫師崩潰的十句話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