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上新聞頭版系列之二

上一篇的醫師頭條事件講的是減肥的醫師,怎麼這一篇又是減肥的醫師呢?到底是減肥容易出事,還是記者喜歡挑減肥的醫師來打呢?這次出事的是楊氏診所,原因是一位受僱醫師林紹安開百憂解麻黃鹼等多種中樞神經興奮劑給楊姓女子減肥,楊女服藥後死亡,台北地檢署昨天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將林嫌及藥劑師楊華榮起訴。

楊氏診所也針對這樣的事情發表了看法

  1. 本診所患者張楊婷玉小姐之意外死亡事件中,依法醫解剖化驗結果,並無任何本診所開立藥物之濃度記載。
  2. 患者張楊婷玉小姐於本診所就診期間從未曾出現任何不適,且據相關證人於偵查庭出庭作證,向檢察官表示,張楊婷玉於死亡前數週曾極度身心受創,同時於死亡前遭遇感情挫折,開始大量飲酒,因此法醫解剖化驗證實死亡時體內留有相當高濃度之酒精,很可能為酒精中毒造成死亡。
  3. 喝水過量,都有可能致死 何況是喝酒過量:

從這樣的聲明看來,簡單的可以推論出幾件事情:

  1. 記者不知道並無藥劑師的名詞,而應尊稱藥師,顯示記者同仁專業素養應該加強。
  2. 檢察官為何連藥師一起起訴?而藥師公會方面也無任何隻字片語,不同於每次醫師出事,醫師公會力挺的態度,藥師淪為次等公民實不意外。
  3. 律師真的完全一點醫學素養都沒有,又不是吃砒霜中毒,身體怎麼會有殘留藥物濃度?如果真的這些藥品吃了馬上會死,那反而好辦,通常該負責任的是藥廠。
  4. 繼缺德醫師公布病人病歷之後,現在連病人的私生活也被挖出,以後看病真的要很小心。
  5. 病患可能大量飲酒造成死亡,檢察官應該順便起訴酒商才是。
  6. 喝水過量都有可能致死,何況喝酒?其實不必過量,正常吃飯也會噎死!看到這樣的聲明,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

結論:民眾看病真的要小心了,政府是對這些沒有醫德的醫師無能為力的,如果不睜大眼睛,只能個人造業個人擔了。

 

下一篇黃斑部病變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是眼球疾病中常見的問題,對我們這種中年人來說,跟青光眼白內障都一樣要多注意。黃斑部其實是在視網膜裡面,也就是光線聚焦的位置。而此一部分的視網膜因為還有黃色素,所以稱之為黃斑部。也因為黃斑部是眼睛看東西的主要區域,所以黃斑部病變會引起影像之中心糢糊不清,但其他區之影像則仍清澈可見。所以,黃斑部病變雖然不會引起全盲,可是會引起閱讀的困擾。

  1. 最常見的黃斑部退化的型態,是因為年紀的關係,占全部病例的70%以上,稱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原因是黃斑部組織破壞或變薄所引起。
  2. 少部分的黃斑部退化,歸類為滲出性黃斑部病變,或者是濕性黃斑部病變。在黃斑部與脈絡膜之間,有一層極薄之組織保護著。如果脈絡膜血管不慎破裂或漏洩而產生瘢疤,導致新生血管長到結疤組織中,而這些新生血管特別脆弱,容易破裂且滲漏。
  3. 其他型態之黃斑部退化為遺傳性,不一定發生於老年人,可發生於少年人,稱為少年黃斑部病變。

抽菸、眼球外傷、感染等因素,也可能會傷害黃斑部的組織,引起黃斑部病變。

如果出現閱讀時候,所見事物部分色彩轉為昏暗,或者紙上某些字形變的模糊,直線變為扭曲。建議求診眼科醫師,可藉由眼底鏡檢查黃斑部。也可進一步再接受眼底螢光血管攝影等檢查。

目前為止,並沒有藥物或者手術可以治癒黃斑部病變,只有早期發現時,才可能使用眼用雷射,或許可以阻止滲出型黃斑部的擴散面積。

若視力已受損,部分輔助視力的器材或者可以改善視力。但是千萬要由眼科醫師處方,切不可胡亂尋求坊間一些沒有證照的視力治療中心。

如果平時想要保養的話,可以多多富含攝取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植物,如菠菜、花椰菜、玉米、蕃茄、紅蘿蔔 、柳橙。

 

下一篇中藥殺人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