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編輯自無何有之鄉
許多人對於中醫學的理解,在於中醫養生學。在各家文本中多處提及「養生」,許多研究者也以養生學作為研究課題。現代人對於養生的概念是「闡釋人類生命發生發展規律,預防疾病,增強體質,益壽延年的基礎理論與方法科學」。關於「養生」一詞,由古至今已有不同的解釋,諸子各家對養生也有不同見解。現代人所認為的「養生」就是冬日進補,或者偏重飲食起居方面的身體調養。古人在看「養生」,是不是也是這樣呢?以下就「養生」一詞的歷史演變,對照醫家在養生學方面與眾不同的看法,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養生」一詞,在各家經典中均有使用,在較早期的文本,如《論語》當中卻沒有看到,因此,「養生」的概念大約在戰國時期,才被廣泛提出。如《孟子.梁惠王上》寫到「養生喪死」,《禮記.禮運》也同樣有「養生送死」一詞,《荀子.修身》有「治氣養生」,《老子》則有「養生之本…養生之末」、「靜以脩身,儉以養生」等詞條、《莊子》書中更有名篇《養生主》說明養生之道如庖丁解牛。
在《孟子》與《禮記》中的養生,偏向上位者對於人民需求的提供,《禮運》中描述建造「臺榭、宮室、牖戶」提供人民居住的需求;又「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提供人民飲食的需求;「治其麻絲,以為布帛」提供人民衣飾的需求,所以「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便是提供人民身心的需求。在《孟子.離婁下》更云「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強調人民得到富足的養生,則可以為君主送死喪命的政治觀。《荀子》中所謂之「養生」則偏向個人的修治,強調「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表達個人的修身養性需透過禮法約束。
莊子外篇《達生》則說「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也是統治者在政治統御方面的的敘述。莊子內篇《養生主》所顯示的養生觀是由技入道的三個層次,由「所見無非牛者」至「未嘗見全牛也」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的境界。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隱喻則把養生觀念推向政治運用,以鍛鍊養生工夫進而達到符合天道之無為境界。
文子《守靜》篇提到:「靜漠恬惔,所以養生也,和愉虛無,所以據德也」,又曰「養生以經世,抱德以終年,可謂能體道矣」。很特別的是,相當具體的指出「若然者,血脈無鬱滯,五藏無積氣」的身體方面的養生表現。而在精神的持守,則以盆水為喻,云,「今盆水若清之經日,乃能見眉睫,濁之不過一撓,即不能見方圓也」,表達在養生觀上,身體的養護比精神的養護容易。又在別篇云「治身,太上養神,其次養形」,提出「神清意平,百節皆寧,養生之本也」、「肥肌膚,充腹腸,供嗜欲,養生之末也」,以為精神之攝養比體質的保養來得更為重要。
《黃帝內經》中所謂的「養生」,對於養生有幾種不同的詮釋。《內經》中一共有三處提及「養生」,分別是《素問》之《四氣調神大論》、《靈蘭秘典論》及《靈樞》之《本神》篇。
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論春氣之應養生之道,然而在其他三個季節還有分別對應的養長、養收、養藏之道。因此在《四氣調神大論》的養生,只是四時順應之道的其中之一而已。之後又再敘述從與逆的身體現象,歸結至「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作為本篇的總結。
在《素問.靈蘭秘典論》則論及「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這裡也顯然可見,養生如養一國之生,必須有十二官相輔相成,否則相當危險。
在《靈樞.本神》論到養生,則說:「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看起來,《靈樞》經中的養生觀,除了順應四時,還有情志上的調節與陰陽的平衡。
我們從文本來看,會發現在各家傳統經典當中的不同養生觀,有相同的主軸,大部分都認為精神的養攝,重於身體的養護。在孟子認為,使人民在精神上願意為國喪死,比起照顧人民生計更為重要且困難;在荀子認為養生之綱領在禮儀的教化;在莊子內篇認為,可以從技術的鍛練工夫達到養生的境界,以形而上的「道」作為工夫鍛鍊的追求;在文子則點明精神持守的難處與重要性;在醫家則強調順應四時,符合自然天道的養生具體方法,十二官相輔相成,攝養精神而達成養生之道,其益處在於「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對照中醫養生學的現代解釋,認為養生在於「預防疾病,增強體質,益壽延年」這樣的觀念,其實跟古書裡所說的養生理論與方法還有一段距離。也許我們的養生觀念要有所改變,其實養生最重要在於精神養攝,保持情緒平穩自然就神清氣爽了。其實生活方式順應四時,不要迷信「補腎」、「補脾胃」去偏補任何一臟,才是真正的養生方法喔。
下一篇減重食品有效嗎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