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

武俠小說裡面,少不了的中藥就是人參,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人參又名黃參、血參、人銜、鬼蓋、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皺面還丹。為五加科 (Araliaceae) 人參 Panax gineng C.A.Mey.的乾燥根。但是看到【氣味】(根)甘、微寒、無毒。就會覺得奇怪,吃過人參的都知道,人參明明是苦的,怎麼這裡的味道是甜的呢?原因就是李時珍這裡寫的人參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人參,而是黨參。黨參的味道才是甜的。

人參在古代是保養聖品,但在現代,則常因用法不對,導致許多副作用產生,例如:一天一根人參,吃出青光眼。對於營養很充足的人來說,用人參猛補,反而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偏偏有錢人更容易買得起人參,而這些有錢人本來就吃的太補,所以更容易碰到這種問題。

但是人參的特性也是補強不補弱,就好像一個人在跑步,你從後面推他,他如果夠強壯,他會讓你輕鬆的推著跑;但是如果他年紀大了,你一推他,他可能就跌倒了。如果有些身體太虛弱的病患,還是不建議使用人參。

使用人參的傳統方劑,以八珍湯最出名,成分除了人參,還有白朮,茯苓,炙甘草,加上四物湯為主。

如果購買人參的時候,最好不要購買已經磨成粉的,因為有些不肖商人,會用人參的頭部來混合,人參的頭太寒,有時候會拉肚子。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Trackbacks

  1. […] 泰山磐石散;人參、黃耆、白朮、炙甘草、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續斷、糯米,黃芩,砂仁。主治治氣血虛弱,胎元不固證。 胎動不安,墮胎,滑胎。 […]

  2. […] 半夏白朮天麻湯由半夏、白朮、天麻、人參、蒼朮、黃耆、澤瀉、橘皮、白茯苓、神麴、大麥芽、乾薑、黃柏組成。功能為除痰益氣,袪濕化滯。應用於慢性胃腸虛弱,消化機能失常,食後身體疲倦而昏昏欲睡。常習性頭痛,眩暈,胃腸虛弱者患高血壓而頭痛眩暈者。 […]

  3. […] 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人參、甘草、麥門冬、半夏、粳米。功效為清熱生津,益氣和胃。可用於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麻疹、猩紅熱、百日咳、中暑、糖尿病、感冒、流感、小兒夏季熱、肺氣腫、肺壞疽。 […]

  4. […] 七葉膽也是市面上常見的健康茶包,七葉膽的學名為絞股藍,在日本稱之為《甘蔓茶》。七葉膽主產地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省,韓國、日本、越南、印尼等地區亦有蹤跡。台灣在600~2000m的山谷陰濕處均能生長。因七葉膽含有近80 餘種皂甘成分,其中數種皂苷因含有人參成分及作用,所以有「南方人參」之美譽。 […]

  5. […] 近來研究明日葉的專家,均強調其有許多微量珍貴元素,例如鍺就是其中之一。據說明日葉的鍺含量比人參還有靈芝更高。但是對於網路上一堆資訊號稱明日葉可以對付高低血壓,癌症、糖尿病、動脈硬化、中風、更年期障礙、胃潰瘍、肝炎、肝硬化、心臟病、失眠等治療作用,我覺得都是誇張,現在很多研究草藥的專家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於見樹不見林,不會有一種單一成分,可以把疾病治療好了。 […]

  6. […] 與蓮子相關的方劑有清心蓮子飲,可治治心包火旺,小便赤濇梗痛。成分有黃芩、麥門冬 (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甘草 (炙) 各半兩、石蓮肉 (去心)、白茯苓、黃耆 (蜜炙)、人參各七兩。 […]

  7. […] 山藥也含有皂苷等成分,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可促進干擾素(interferon)之誘生與T淋巴球細胞數之增生,與靈芝,黃耆,菇類,人蔘等食物相似。另可消除蛋白尿、抑制細胞突變及降低膽固醇等。 […]

  8. […] 白朮是四君子湯中的重要成分,和人參(黨參),茯苓,甘草組成四君子湯。白朮主要分布於華南等地,白朮又名于朮、冬白朮、浙朮。從別名浙朮看來,白朮是浙江省紹興市著名的特產中藥材。主產於新昌、嵊縣。白朮,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素有“北參南朮”之稱,可見白朮在中藥裡面的地位。 […]

  9. […] 前幾天才剛寫完有機的迷思,居然衛生局又查獲國內的一些販賣傳統可食用中藥的問題,枸杞竟然100%殘留農藥,人參更驗出含有DDT等禁藥,消基會要求衛生署立即正視及改善。消基會大概是頭暈了吧,從來沒有民間機構可以要求公家機關改善什麼的好不好。 […]

  10. […] 另外Q10和Warfarin等抗凝血劑一起使用時候,要特別注意,因為Q10類似維他命K的作用,也就是會促進凝血。而常用的當歸或者是人參則是加強抗凝血劑的作用,所以可以看到許多健康食品,會同時加入Q10和人參,讓兩種作用互相抵消,但是究竟之間的比例應該如何添加,則完全沒有人知道? […]

  11. […] 人蔘,性甘、平 。入脾、肺經 。功效: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 。人蔘應該是最耳熟能詳的中藥了,,一般來說人蔘都用在補氣,氣旺則能生血,因此補氣補血總是少不了人蔘這個角色. […]

  12. […] 三七又名田七,主產於雲南、貴州、廣西一帶,是可以和人參並列馳的名貴藥材。李時珍更譽之為“金不換”。三七最常見是把根切片或研成粉末,為生三七;蒸熟後磨粉,則為熟三七。以根莖入藥。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腫止痛,是雲南白藥的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花葉也能入藥,當茶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