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枸杞同屬於有美白功效的白芷,從顏色看來就知道以形補形可以對白膚有幫助。白芷別名:芷,芳香,澤芬,白臣,番白芷,興安白芷,庫頁白芷,杭白芷,川白芷,香棒,茞。主產於四川、浙江、河南、河北、安徽等地。

白芷性辛、溫,歸胃、肺經。

功效為解表散風,通竅,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

本草綱目:治鼻淵、鼻衄、齒痛、眉棱骨痛,大腸風秘,小便出血,婦人血風眩運,翻胃吐食;解砒毒,蛇傷,刀箭金瘡。

據說北宋初年,南方有一富商的女兒,每逢生理期腹痛無比,以致形體日衰。富商帶她欲往京都尋求名醫,到汴梁時女兒剛好碰到生理期,腹痛難忍。正遇一採藥老人,仔細詢問病情後,老人從藥簍中取出白芷一束相贈,囑咐洗淨水煎飲服。富商按法煎制,一煎服了痛緩,二煎服了痛止,再服幾劑,隔月生理期安然無恙。從此,婦女行經不舒,煎服白芷,在民間廣為使用。

本草謂白芷可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是歷代醫家喜用的美容藥,可與白附子、菟絲子等共研細末調製成面膜敷臉,可收到柔面增白之效。

白芷如用於感冒風寒,頭痛,鼻塞。如九味羌活湯:羌活、防風、蒼朮、細辛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甘草。如果將白芷嚼爛塗於傷口,可治刀劍瘡傷。白芷和紫草、白蜡、忍冬藤、冰片及香油(麻油)配制成白芷油,可治燒傷。

烏藥順氣散由烏藥、橘紅、麻黃、川芎、白芷、桔梗、枳殼、甘草組成,可治中風偏癱,骨節疼痛,步履艱難,語言蹇澀,口眼歪邪,喉中氣急有痰。

附註:白芷也出現在屈原的楚辭離騷中: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与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Trackbacks

  1. […] 仙方活命散:白芷、貝母、防風、赤芍藥、當歸尾、甘草節、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沒藥、金銀花、陳皮。本方可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主治:陽證癰瘍腫毒初起。紅腫灼痛,或身熱凜寒,苔薄白或黃,脈數有力。 […]

  2. […] 薏仁有大小之分,外面的薏仁湯用的是小薏仁或稱洋薏仁,比較便宜也好吃易煮。但如果希望有療效的話,還是要使用大薏仁。養生茶飲中推薦薏仁茶,薏仁10錢(30g)、藿香1錢(3g)、佩蘭1錢、白豆蔻仁1錢,先要用熱水煎煮薏米半小時,然後用薏米湯來沖泡另外3種茶材即可。也可以用薏仁茯苓茶,材料:茯苓與薏仁各3錢、蒼朮、陳皮與白芷各1錢。做法:藥材以清水沖洗,加入約1000c.c.的水大火煮沸後,再轉小火滾5分鐘後關火,即可趁熱飲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