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

桑葉應該是許多小孩童年的回憶吧,相信大家應該都養過蠶寶寶,雖然小小一隻,可是每天要吃不少的桑葉,有時候還得大街小巷的找呢。沒想到最近商人也開始盯上這個成分,宣稱可以減肥啥的,至於是否真假,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減重食品新寵兒—「桑葉茶」,真能調整體質加減重?還是購買之前得要停看聽?

最近是看到有廠商宣稱桑葉可以治療糖尿病,天呀,感覺上能治療糖尿病的植物成分真的好多,例如:巴西蘑菇、蘆薈、硫辛酸、西洋參和人參、、洋車前子、苦瓜、奇亞籽、吡啶甲酸鉻、肉桂、輔酶Q10、葫蘆巴、聚葡甘露糖、武靴葉、鎂、仙人掌、大豆、甜菊。感覺起來,好像每一個成分都能治療糖尿病。

 

冬桑葉又名霜桑葉、晚桑葉、老桑葉。為晚秋至初冬經霜後採收的桑葉。以葉大而肥、色黃橙者為佳。炒桑葉為桑葉用文火微炒,至深黃色取出攤晾入藥者。炙桑葉又名蜜桑葉。為桑葉用蜂蜜炙後入藥者。

功效分類:祛風藥、凉血藥。性味:味苦、甘、性寒
歸經:歸肺經、肝經
功能:清肝養肝、疏散風熱、清肺、明目
主治:風熱感冒、風溫初起、發熱頭痛发、汗出惡風、咳嗽胸痛、肺燥乾咳無痰、咽乾口渴、風熱及肝陽上擾、目赤腫痛。

桑葉粥

組成:桑葉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桑葉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劑,連續3-5天。
功效:疏風清熱,清肝明目,清肺潤燥。
主治:適用於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咳嗽,咽喉乾痛,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等。

桑葉涼茶

配方:桑葉2片,檸檬1片,蜂蜜5毫升,綠茶適量。
用法:取250毫升開水泡茶,晾涼,濾去茶葉備用,桑葉洗淨,放入鍋中,煮沸晾涼。將桑葉水倒入茶葉水中,加蜜、檸檬片,拌勻後加冰飲用。
功效:提神潤膚,營養健身。
來源:民間驗方。

桑葉豬骨湯

材料:鮮桑葉300克、豬骨(豬月展也行)500克、蜜棗3顆。
做法:桑葉洗淨瀝乾水份,豬骨洗淨備用;瓦煲注入清水,放豬骨與蜜棗用大火同煲至滾,然後放入桑葉煲1小時左右,見湯濃便可調味即可。
提示:可加入適量的桂圓肉及枸杞子,但須在湯好前的15分鐘前放入。加入圓肉可補氣安神,加入枸杞子可明目補腎。

《本草綱目》:「桑有數種,有白桑,葉大如掌而厚;雞桑,葉花而薄;子桑,先棍而後葉;山桑,葉尖而長。以子種者,不若壓條而分者。桑生黃衣,謂之金桑,其木必將搞矣。」 「治勞熱咳嗽,明目長髮。」時珍曰︰桑葉乃手、足陽明之藥,汁煎代茗,能止消渴。

看了一些古代文獻,好像真的有記載桑葉對於糖尿病的功效,只是不曉得臨床效果如何?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藥廠缺藥未提前通報最重罰30萬

生機蛋無,放雞屎有的食藥署又來新規定了,食藥署今表示,年底公布必要藥品清單後,相關藥廠、進口商一旦發現缺藥或要停止進口,得在6個月內提前通報,違者最重可罰新台幣30萬元。

這種規定表面上很好,但完全忽略自由經濟市場的自由意志,妄想用人為的方式去控制或者影響市場,這就是社會主義,甚至是共產主義,疑?我這是在台灣還是大陸,台灣明明是資本主義的呀,那為何會有這種愚笨的想法?是因為健保的假性成功1 ,所以認為只要政府規定, 一切都會變得非常美好嗎?

被列入必要名單的藥會有什麼影響?而且真的無法替代,又不能缺藥,廠商勢必要提高庫存,產生的倉儲成本和資金成本,誰來負擔?藥廠不是白痴吧,勢必會漲價,你說有健保價規定呀,既然是必要,無可取代,廠商可以不要健保價,讓你專案購買呀,你如果不肯,就表示不是必要藥品呀,甚至更不爽的就退出台灣市場呀,反正健保價砍的也沒有利潤了,不要說日本了,韓國市場比你台灣大,又何必單戀一支花?

這個法令如果實施,下一步該不會罰健保藥局準備藥不夠吧?

新聞出處: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607130295-1.aspx

  1. 健保的成功是建立在所有醫療人員的犧牲下,並不是真正設計良好,你知道北韓也是看病不用錢嗎?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父後一年

在很多年前,看過一部電影:父後七日,當時就非常難過,想到如果有一天,當我變成故事中的主人時候,心到底會有多痛?一直到去年此時,父親過世,我都還覺得那大概是個夢,父親還在,只是躺在醫院,等著我去探望。但眼前豐盛的祭品還是體醒我,父親真的離開我了。

我的父親是典型的本省人,善良而且勤勞,在我有記憶以來,他總是在家裡吃晚飯,幾乎不花錢,這大概是因為他的悲慘的童年有關,據說,我的祖父是牙醫1,祖母是中山女高的高材生,當日本人戰敗後,祖父正高興日本人留給他不少的田產時,國民黨來了,到現在還不知道他犯了什麼罪,在我父親兩歲時候,就離開了,祖母只好帶著一群拖油瓶改嫁,而我的父親也只能和那時代許多228事件的人一樣,擁有一個悲慘的童年。

我媽告訴我,因為當保人的關係,需要還一大筆債,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為朋友承擔起責任,為了短期賺多錢。父親選擇了做礦工,還記得第一天上工時,工頭說你看起來這麼斯文,我看了不起做三天就會逃走,但生活的壓力讓我爸做了七年,一直到我出生時,父親才在朋友幫助下,改做小攤販。

小時候,因為沒人照料,父親帶我去做生意,讓我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結果因為我太頑皮,從椅子上掉下來,臉上留下一個輕微的疤痕。後來父親只好請保母照顧我和我哥,結果因為我哥和保母睡著,兩歲的我一個人居然跑到大街上遊盪,被做生意回來的父母撿回家。他們才送我去上學。念小學時候,家裡的環境雖然有改善,但仍不算不上有錢,那時候班上如果有人家裡交不出校外教學的錢,爸爸都會替他們交,當時我覺得父親應該是比總統還偉大了吧,因為我們也不是很好過呀。

考高中聯考的時候,父親陪我去考試,碰到一個考生肚子痛,他家人不在身邊,父親馬上拿出我們帶的藥品給他,我說為何要給他呢,他可能就是讓我上不了第一志願的人呀。父親告訴我:人生很長,多幫助你周圍的人,會讓這個世界更好。我覺得只有小學畢業的父親,懂得比我還多呀,一直到現在,我都記得這段話,並且努力實踐。

一直到我的小孩出生,父親開始身體變差,最後甚至開始做輪椅,開始記憶力越來越差,加上受不了台北的寒冷,他搬到台南,本來想等小孩學業告一段落,再慢慢舉家遷移,沒想到父親在新家跌倒,我只好連夜南下,開啟在台南定居的生活。來台南這段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往返於家裡和醫院,好笑的是,我在台北的時候,沒人找我上節目,到了台南,反而邀約變很多,但是這個鳥不語花不香的城市,高鐵很遠,來回一趟什麼事都不做,就要五個小時,有一次,我錄晚上九點的節目,結束時已經十一點,只好搭慢車到台南,回來已經天微微亮,後來身體實在受不了,只好慢慢推掉,有朋友覺得這樣很可惜,我卻認為名利還是比不上親情,也感謝潘懷宗老師,每次看到我,都會問候父親病況,真是令人溫暖。

來台南這段時間,對我來說,跟坐牢差不多,唯一覺得比台北好的地方就在成大醫院的醫師,比台北的醫師,好的不只十倍,在這裡特別感謝初期照顧的蔡忠紘醫師2,現已調至安南醫院,後期照顧的黃基彰醫師,在父親最後一段時間,黃醫師給我們莫大的支持和安慰,在成大醫院,我才真正感受到視病猶親。再一次呼籲想要養老的朋友,一定要來台南,在這裡生病,不會讓你躺在急診的地板。至於深綠的朋友也有奇美醫院可以看喲。

實在是寫不下去了,想起父親的偉大,善良,勤勞,對於我的不成材,實在愧對父親的身教言教,我只能繼續努力,為這片土地貢獻更多。

  1. 但我猜是牙醫的助手 []
  2. 號稱成大金城武,後來也有參加偶像劇拍攝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