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桔梗和遠志中藥裡面常見的怯痰藥,桔梗在這方面的角色扮演似乎更勝過遠志。實際上桔梗不只是一味常見的中藥,事實上我們去吃韓國料理時,涼拌桔梗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桔梗花代表的花語是不變的愛。

桔梗,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白藥,吐人參。為桔梗科桔梗屬植物。生長於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和西伯利亞東部。單憑名稱,有人會誤以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桔梗實際上與桔子或柑橘屬沒有直接關係。

桔梗(根)性味辛、微溫、有小毒。歸肺經。相對於同為化痰藥的遠志,桔梗是有毒性的。桔梗含有皂苷,這一類的藥都可以化痰。桔梗性味苦辛微溫而推知桔梗應屬溫熱藥(溫肺藥)。但是在臨床應用方面桔梗卻是一種瀉肺藥,取其除肺部風熱之功。

桔梗的功效主要在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於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膿瘍,胸膜炎。如果使用桔梗加上牛蒡子,可以使用在咽痛。

若染風寒者,可用桔梗加配紫蘇、杏仁,稱為杏蘇散。用來治療中暑的藿香正氣散,也有桔梗的蹤影。

百合固金湯在《醫方集解》裡列為補養之劑,主治肺傷咽痛,喘嗽痰血,特別是對痰中帶血的病症,效果尤佳。由百合當歸、生地、熟地芍藥貝母、玄參、桔梗、甘草麥門冬所組成。

附註:卡通犬夜叉中也有主角稱之為桔梗

 

下一篇山茶花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白朮

白朮是四君子湯中的重要成分,和人參(黨參),茯苓,甘草組成四君子湯。白朮主要分布於華南等地,白朮又名于朮、冬白朮、浙朮。從別名浙朮看來,白朮是浙江省紹興市著名的特產中藥材。主產於新昌、嵊縣。白朮,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素有“北參南朮”之稱,可見白朮在中藥裡面的地位。

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白朮的藥效分類是屬於補氣藥,和黃耆相同,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二經。使用部位為根莖。白朮功效為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白朮若經不一樣的炮製方式,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如果用糯米會增強白朮健脾胃的功能。用蜜或是人乳的話可以去白朮燥性。

白朮含有維生素A等物質,以及豐富的銅、鋅、錳等微量元素。既有這些微量元素,不知道可否與鈣片一起吃,促進鈣的吸收?

本草綱目記載:小兒蒸熟(脾虛人瘦,不思飲食)。用白朮、白茯苓、白芍藥各一兩,甘草半兩,加薑棗煎服。此方名“吃力伽散”。(白朮亦名吃力伽)

小兒久瀉(米穀不化,飲食不)。用白朮二錢半(炒過),加半夏二錢半、丁香半錢,共研為末,再加薑汁、麵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按小兒年歲,酌量給服,米湯送下。

腸風痣漏、脫肛瀉血,長期不癒。用白朮一斤,黃土炒過,研細;另用乾地黃半斤,在飯上蒸熟。兩藥搗和,如太乾,可加酒少許。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湯送下。一服服三次。

傳統方劑中最有名的就是玉屏風散,由白朮,黃耆,防風三種藥組成。還有白朮附子湯,由白朮、附子、甘草組成。苓桂朮甘湯由茯苓、桂枝、白朮 、甘草組成。

雖然大家以為中藥安全,但白朮不能使用於陰虛內熱、津虧液耗、 燥渴便秘者。



下一篇又有藥局中標了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茯苓

茯苓是一種常見的可食用中藥,我們常吃的茯苓糕就有茯苓在裡面,因為他的利尿作用,所以之前有不肖廠商,居然將其包裝成減肥產品來販賣。本草綱目記載,茯苓別名茯靈、茯兔、松腴、不死面,玉靈、茯靈、萬靈桂、茯菟、抱根者名茯神。茯苓主產於湖北、安徽、河南、雲南、貴州、四川等省。

茯苓性甘、平、無毒。歸心、肺、脾、腎經。茯苓的效果主要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寧,驚悸失眠。從這裡可以看到,茯苓不只用來利尿而已,對於一些腸胃不好而食慾不振的也會有幫助。

茯苓在傳統方劑中,用在四君子湯,二陳湯中,另外茯苓也常被用在美白,網路上隨便搜尋都可以看到許多號稱宮廷不傳之密的美白面膜,裡面都有茯苓的成分,不過我看到一個配方覺得很有趣,是有七種常見白色中藥所組成的,我想是半吊子以為把白色的東西塗上臉,就可以有美白的效果吧。

還有一個很不錯的食品也跟茯苓有關係,就是龜苓膏,又稱茯苓膏,是由龜殼和茯苓所熬製而成,算的上夏天滋補的好東西。如果大家想自己做的話,也可以購買市面上的龜苓膏粉回來自己做,過程相當容易,價錢也不貴。

還有報導用茯苓散,可以對產後禿頭有治療效果,即用白茯苓研細末,口服每次10克,每日3次,連服兩個月,治療雄激素性脫髮。

本草綱目附方:水腫尿澀。用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湯,每日飲服。有效為止。

如果小孩子吃不下飯,面黃飢瘦可以讓他吃茯苓糕,相信會有不錯的效果。

 

下一篇第二團葉黃素開始交錢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