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排毒

大家都知道要努力工作,才能夠賺錢養家,但是想要身體健康,怎麼可能不付出努力呢?一夜致富的機率不是沒有,不過一般人不容易碰到。健康更沒有捷徑可走,所以如何養生,就是我們可以修習的課題了。

人類的身體就是一個小宇宙,天地之間有四季變換,身體裡面也有所謂經絡運行,養生的首要就是要能夠保持身體裡面的經脈運行無阻,如果產生淤塞,就會造成身體裡面五臟六腑功能低下,所以我們要能夠知道經脈運行的時間,進而實施經絡排毒。

人體一共有12條經絡,對應一天12個時辰(一個時辰為兩個小時),各有不同的作用。

早上三點到五點走的是肺經,這個時候會反應呼吸系統的病狀,如果有氣喘的病患,容易在這個時候發作跑急診。這個時候如果熬夜不睡覺,對呼吸系統容易造成傷害。

早上五點到七點,走到大腸經,這個時候最好就是排便,將身體的毒素都排出體外,然後再開始進食。對身體相當有幫助,這個時候起床是最好的,如果這時候錯過排便的話,加上一整天的工作,往往會讓便意消失,是很容易便秘的。

早上七點到九點,剛好是胃經運行的時候,九點到十一點走的是脾經,也因為脾胃是身體的消化器官,都以為一定要大量給予營養,其實中國人早餐吃稀飯,是非常有智慧的,避免吃固體的食物讓身體增加負擔,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吃蔬果汁,不但能夠有充足的營養,更能夠讓脾胃正常的排毒。

十一點到下午一點,就是所謂的午時,這時候走到心經,大部分工業社會的人都在這個時候進食,其實如果這個時候吃的很飽的話,會損及心經,因為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所以如果正確的進食時間是在下午一點到三點。

下午一點到三點是小腸經,這時候如果能夠配合食用五行食物,一樣不要吃太多的高蛋白或者高脂肪的垃圾食物,可以讓五臟六腑都均衡得到營養。身體一定可以健康。

至於下午三點到七點,這個時候走到膀胱經和腎經,從字面上看就是知道泌尿系統,這時候一定要補充大量的水份,或者做一些運動,讓身體的廢物藉由排汗或者尿液排出,這是排毒的第二階段。

下午七點到九點,是心包絡經,是最適合的好好進食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可以好好的享受晚餐,即時工作再忙,也不能拖到這個時候進食,因為太晚進食,在沒有足夠消化吸收的情況下,我們就要入睡了,這些沒有充分消化的食物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這段時間是三焦經,也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這個時候一定要好好休息,可以看書或者洗澡,千萬不要太忙或者仍然辛苦工作,會造成免疫失調或者內分泌錯亂,甚至是自律神經失調

十一點就是應該上床睡覺的時候了,因為這時候走的是肝經和膽經,如果熬夜會傷肝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建議大家無輪如何都能夠在十一點左右上床睡覺,大約五點到七點之間左右起床,這個也符合睡眠充足的原則。

大家如果能照著這樣的經絡運行方式來養生,讓身體的廢物毒素不要累積在身體裡面太久,一定可以長命百歲的。

 

延伸閱讀:感冒到底應不應該吃藥

 

下一篇再論虛不受補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再論虛不受補

前篇文章嘴破的原因中,提到實火與虛火的問題,詢問過許多的中醫師均有不同的解答,我想這應該是中醫長期被西醫攻擊不夠科學的原因吧,同一種東西居然有不同的解釋,但是經過思考之後,還是認為許清祥醫師所論述較為正確,許醫師認為實火與虛火像是彩虹的圖譜,只是彩虹的兩端,中間並無明顯的界限,通常在許多的症狀中,如果某某症狀多者為實火,少者為虛火。而他自己是測身體中嗜伊紅性白血球的數值來判斷是否為實火虛火。

中醫講究八綱論證,表裡、寒熱、虛實、陰陽。所以可以看到中醫的診斷有所謂的陰虛或者陽虛,這更會讓人搞到頭昏腦脹,以前我們學數學講負負得正,可是陰虛的人可不能夠當成負負得正來看待。在我們簡單的觀念裡,虛的相反就是實,既然實火要用洩的方式,自然虛火就用補的方式,可是怎麼書上又跟你說虛不受補呢?難道虛火要小洩嗎或是小補?

在我之前的文章說過,虛火好像煮沸的油鍋,將冷水投入就會搞的更嚴重。還可以舉另外的例子就是燒開水,當我們燒開水的時候,水越燒越少(虛),但是如果我們要解決水一直越來越少的問題,千萬只能加開水,而不能去添柴火,如果選擇添柴火,就是我們常說的虛不受補。事實上也可以說虛不受補這句話根本是錯的,中醫這句話只是為了方便論述而已。其實不是虛不受補,而是補的方向錯誤而已。中醫講究五行生剋,所以有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說法。從這裡如果將水當成母,底下的柴火當成子,就能解釋通了,水越來越少,就補充開水,或者將柴火減少,也能達到減少消耗水的目的。

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例如中醫講土生金,而內臟中脾屬土,代表消化系統;肺則屬金,代表呼吸系統還有皮膚(皮膚為肺之表),一般常見的過敏或者蕁麻疹的問題,可以視為肺虛,肺虛則補其母(脾),所以應該使用補腸胃的方式來治療,所以才有使用益生菌來滋養腸胃道的方式,而能夠治療呼吸道過敏或者皮膚蕁麻疹的問題,如果直接採取直接補肺的方式,則可能出現虛不受補的症狀了。這也是可能為何呼吸道的問題,直接針對肺來治療,卻一直達不到好的效果了。

 

下一篇民眾還敢亂吃中藥嗎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四物湯和四神湯的差別

最近看到一篇新聞,說有人喝四物湯居然頭頂長出細毛,其實這文章一點也不奇怪,本來四物湯就是補氣行血,只有不懂的人才以為只能給女生吃,傳統中醫認為,「髮為血之餘」,如果血不足,毛髮當然長的不好,我們可以從髮質好壞,察知血液盛衰盈虧。要氣血充足,毛髮才會潤澤。以中醫的觀念,這些「雄性禿」疾患在服用四物湯加減之方劑後,可以達到補血效果,幫助毛髮新生。容易掉髮的人應多吃綠色蔬菜、葡萄、櫻桃、蘋果等補血類蔬果

講到四物湯,我想起我平常很喜歡吃的四神湯,這四神湯的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四神湯應該名為四臣湯,涵義有「善解」、「包容」、「知足」、「感恩」。台灣民間常用四神湯,有蓮子、淮山、薏仁、當歸,這四味藥,在中藥中稱為”四臣子”,閩南語發音一轉換就變為四神了,這四種食材都有補益脾陰,厚實腸胃的功能,可以治療脾虛、脾陰不足,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拼命吃卻不長肉的人。為了美味,商家會加上豬小腸一起煮,也有中醫以形補形的觀念,所以這個食療方,完全是可以幫助消化吸收,而且由含高量澱粉性味甘平的藥物所組成,可以作為長期藥膳,而無副作用,但長期便秘者不宜食用。

四物湯和四神湯最大的差別在於四物湯雖然都是常見中藥材,但還是不建議民眾自行購買服用,最好能夠請醫師把脈問診,確定不是所謂燥熱體質,否則常吃四物湯也可能造成經期混亂。有子宮肌瘤者更是不適合服用。而四神湯屬於一般藥膳,倒是可以自行烹煮,調養身體。

附註:在網路上搜尋四神湯想要寫新文章的時候,居然找到這樣一篇文章,實在覺得Google的搜尋要加強一下了。

 

下一篇EBV病毒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