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麴

紅麴存在的歷史相當悠久,在民眾的認知中,紅麴是屬於食品,尤其是近幾年來掀起一陣紅麴熱,一堆的東西都能跟紅麴扯上關係,像是紅麴餅乾,還有紅麴香腸。因為民眾看到一些醫學研究,得知紅麴有降膽固醇、降血壓等功效,紅麴於是漸漸成為健康市場的新寵。

但是紅麴真的可以隨便吃嗎?

紅麴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只是生長在熟米糠上的紅麴菌形成的發酵物。一般常看到的紅糟醬,就是紅麴發酵後的食品添加物,可增加食物的味道,以及色澤。在民間,紅麴的歷史已有千年,北宋文獻中就提到「紅麴煮肉」。元朝也有文獻記載製作方法。明朝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點出紅麴有活血的功能。

民間常以紅糟為食品添加物(紅糟肉、紅糟飯、紅糟雞等),成為食品著色劑及肉品防腐劑

紅麴雖然是常見的食品,但是卻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紅麴在發酵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命的毒素:橘黴素。橘黴素對動物及人體的肝及腎有危害。研究指出,它具有致畸性毒性,注射在雞胚胎中會造成雞胚胎畸形。

曾經奪走許多狗狗寶貴生命的寶路事件,那時就有獸醫師懷疑,狗乾糧被橘黴素污染,才會導致悲劇。

橘黴素雖然可怕,但是無能的政府卻未訂定含量的標準值,因為沒有訂定含量的標準值,就算含量再高,也無法可管,最好的方式還是自求多福,或者避免服用此類產品。

目前雖然有少數公司取得健康食品認證,但是仍不能保證該產品無橘黴素污染,請記住,政府的認證並無任何意義。健康食品認證只是增加產品成本,製造就業機會而已。

如果一定要服用含有紅麴的健康食品,一定要先請教專業人員,也要注意膠囊副作用及用量。

1.孕婦不能吃:紅麴有活血的功效,孕婦最好避免服用。
2.最好能夠監測肝臟功能。
3.注意用量:沒有任何健康食品是可以多吃無害的,每天的用量最好不要超過9.6毫克。

紅麴似乎也會降低身體裡面的抗氧化功能,所以有些含有紅麴的健康食品,會加入Q10等成分,用以補充因為被降低的抗氧化功能。

 

下一篇醫師上頭版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銀杏

銀杏和silymarin,Q10一樣,都是同時有藥品許可證和食品許可證的成份,尤其是銀杏更是(Ginkgo biloba)自古以來即為中國常用的藥用植物。銀杏並不是整顆植物都可以當做藥,僅有種子(俗稱白果)及銀杏葉可以使用。銀杏果是中藥材中的一種,具清痰止咳、溫肺益氣、定喘、縮小便、止白濁及通經絡等療效,也常被當成美食。

雖然銀杏葉可以當成藥物使用,但是生的銀杏葉卻不宜直接食用,因為含有高單位的單寧質與其他具刺激性成分,如果服用過量是容易中毒的,所以銀杏葉必需經過萃取後,才可以當做藥品使用。平常我們看到銀杏的產品都會註明是萃取物。

目前銀杏在醫學上比較普遍被支持的適應症有

  1. 老年失智症
  2. Alzheimer’s disease(阿茲海默症)
  3. 腦中風
  4. 周邊血管阻塞疾病引起的間歇性跛行(跟糖尿病相關)
  5. 耳鳴

銀杏因為有抗凝血的作用,正面的作用為促進周邊血液循環、增加血管暢通,但是這類病人可能已經有服用抗凝血藥物,例如阿斯匹靈,ticlopidine,甚至是Clopidogel,如果同時併用銀杏製劑可能會引起腦出血,甚至中風,所以千萬不要隨便購買服用。其它的副作用包括了頭痛、頭暈、心悸、皮膚過敏及腸胃不適等。

除了抗凝血藥物之外,還有常見的omeprazole,trazodone,Buspirone,Fluoxetine都會和銀杏產生交互作用,其實銀杏這個產品應該歸屬在藥品才對,最好服用之前能夠請教專業藥師才對。

服用銀杏時,初始劑量建議不要超過40mg(萃取物含量),也就是藥品劑量的一顆,相當於Ginkgo-Flavone Glycosides 9.6mg,極量不可超過一天四顆,但市面上許多食品標示不夠清楚,甚至標示錯誤,民眾極易產生誤食,引起中毒。

目前國內銀杏葉萃取物係屬於藥品,而列為健康食品者為銀杏果製劑,在國外有些國家將銀杏葉萃取物列為食品,如此界線不明的現象似乎會讓消費者困擾。

根據最新的醫學報告顯示,銀杏對於改善記憶沒有幫助

 

下一篇舞蹈症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精力湯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很多人為了身體健康,開始喝起精力湯,每天一杯以為可以增強免疫力,卻不知道精力湯也不是所有的人可以喝的。台灣的民眾習慣於街頭巷尾的傳聞,一聽到有某某名人吃了某種東西養生,就馬上一窩蜂的跟進,相似於精力湯的還有地瓜排毒餐

民眾通常以為空腹的吸收較好,所以會選擇空腹時候喝精力湯,但是精力湯偏寒性,空腹喝精力湯容易涼過頭,長期喝下來會造成脾胃虛寒,甚至可能出現消化不良、便秘、胃痛及胃潰瘍等症狀,門診中每個月都有空腹喝精力湯的患者前來求診。

精力湯並非固有中藥成方,也不知道是何時發明,主要皆為蔬菜、水果所組成,並沒有固定的成份。大部份的蔬菜水果都屬寒性,只有少部分屬平性或熱性,如平性的紅蘿蔔、馬鈴薯,熱性的荔枝、龍眼、芒果及榴槤,其餘幾乎都屬寒性,所以空腹喝容易傷胃,如果非喝精力湯不可,也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內飲用比較好。

傳統中醫有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說法,這個說法是用來形容身體內外都處於平衡的狀態,只要陰陽調和,人的生理活動就得以保持正常很多盲從的民眾常「以身試法」,自己神農嘗百草,到處嚐試各種「食療補方」,以為食物就沒有副作用,完全忽略體質上的差異,我真想說一句:滾開,讓專業的來!醫療是專業的,不能亂搞,對別人來說是靈藥,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卻可能就變成毒藥!亂吃亂喝才是造成台灣洗腎第一名的原因,不是吃西藥吃的,是你們的耳朵害的。

因此,要補對身體,最好先了解自我體質比較妥,以免得不償失,建議民眾可經由醫師診斷,再根據個人不同的體質來挑選適合的食材,同時飲食不過量、不偏食,並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此一來,才能夠達到養生的目的。

 

下一篇荷爾蒙替代療法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