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湯出自於唐,王燾著《外臺秘要》,由黃連、黃柏、黃芩和梔子四種藥組成,主治實熱火毒、三焦熱盛之證。因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之效,今人在臨床上應用於因濕熱引起之痢疾、黃疸以及抗潰瘍、腦缺血、高血壓等病。

 

成分:黃連9克、黃芩6克、黃柏6克、梔子9克

功效:瀉火解毒。

黃連:清熱燥濕,清熱解毒,作用在中焦,清心熱,為君。

黃芩:清熱解毒燥濕,作用在上焦,清肝膽熱,為臣。

黃柏:清熱解毒燥濕,作用於下焦,清解腎臟虛火,為佐。

梔子:清熱利水。作用於三焦,利水從小便出,為使。

 

【主治】

口燥咽乾、小便赤澀、大便秘結、治一切火熱之症。

【方義】

本方適用於三焦熱毒壅盛之常用方劑。方中黃連瀉心火、兼瀉中焦之火,黃芩瀉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通瀉三焦之火,導熱下行,使熱邪從小便出。四藥合用,苦寒直折,使火邪去而熱毒解,諸症自癒。

【辨證要點】

大熱煩擾,口燥咽乾。
舌紅苔黃。
脈數有力。
疔瘡紅腫熱痛。

【注意禁忌】

本方為大苦大寒之劑,易化燥傷陰,故不宜多服,久服。孕婦、體質虛寒者慎服。

【現代應用】

泌尿系感染、肝炎、腎炎、乳腺炎、胃腸炎、膽囊炎、腦膜炎、膿瘻病、肺炎、敗血症、闌尾炎、燒燙傷、癰、瘡、疔、癤、諸出血皮膚炎、濕疹、諸熱性疾病。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連翹敗毒散

成分:羌活2g、獨活2g、柴胡2g、前胡2g、川芎2g、枳殼2g、桔梗2g、茯苓2g、金銀花2g 、連翹2g、甘草1g、生薑2g、薄荷2g。

 

【功效】

解表清熱,消腫解毒。

【主治】

傷寒頭痛,瘡瘍初起。

來源:《古今醫鑒》卷十五及醫方集解

此方來自人參敗毒散,去人參加金銀花、連翹而成。功同人參敗毒散,用於流感初起。

和荊防敗毒散類似:本方加荊芥、防風、去金銀花、連翹。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柴胡

本品為繖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 (Bupleurum chinensis DC) 和狹葉柴胡(南柴胡) (Bupleurum scorznerifolium Willd) 的根或全草。前者主產於遼寧、甘肅、 河北、河南等地;後者主產於湖北、江蘇、四川等地。春秋兩季採挖,曬乾,切段,生用或醋炙用。同屬植物尚有多種都可入藥。如銀州柴胡 (B.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興安柴胡 (B. Sibiricum vest);竹葉柴胡 (B. marginatum Wall. ex DC) 等。

柴胡為疏肝解鬱的妙藥,因為柴胡作用於肝膽,而膽是樞機,是身體的關鍵、樞紐;就好像進入房子要從門進入,膽就是門鎖,而柴胡是鑰匙,作用就像鑰匙開啟門鎖一樣,有四兩撥千金的效果,所以稱之為妙藥。

臨床上柴胡常和黃芩並用,尤其在和解劑中這類處方更為頻繁。

【性味歸經】

苦、辛,微寒。歸肝、膽經。

【功效】

疏散退熱,疏肝解鬱,升陽舉陷。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

 

含有柴胡之常用方劑:

補中益氣湯、逍遙散、大柴胡湯、小柴胡湯

 

現代研究:

成分:柴胡含有柴胡皂苷a (saikosaponin a)、柴胡皂苷b (saikosaponin b)、柴胡皂苷c (saikosaponin c)、揮發油、脂肪油、側金盞花醇(adonitol)、柴胡醇(bupleurumol)等成分。

藥理:

解熱、鎮靜、鎮痛、鎮咳,抗炎,保肝利膽,抗菌,抗病毒,降血脂,抗潰瘍等作用。

臨床應用:

用於感冒,咳嗽,肝炎,高脂血症等方面。

注意事項:

陰虛火炎氣升者禁用,需謹慎使用之,建議由專業中醫師處方。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