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你跟我媽媽說,不要再吃素了!愈吃愈沒體力!」王先生才剛把老媽媽安頓好,立刻揚聲抗議!
「那王媽媽平常都吃些什麼?」
「她早上都吃一大碗藕粉燕麥糊,還說是朋友line給她的!」他把手機內容打開,映入眼廉的是篇署名「明星素食三食材,吃這個,養生、回春最健康!」
什麼食材有這麼神奇的效果?抑或,又只是另一個虛華浮誇的網路神化?今天,就以均衡飲食的角度,來破解「明星」的美麗與迷思
致力於傳播正確醫學觀念,以期突破媒體的壟斷
by admin 4 Comments
對於中年人來說,中風是一個上天給的禮物(或者是玩笑),出血性中風是俗稱小中風的一種,和缺血性腦中風都是腦中風的兩種常見類型。雖然中風有極高的死亡率,但是首次發病後一個月,約有兩成幸運的病人幾乎完全康復,兩成可以症狀改善,最後兩成則蒙主寵召或者繼續中風。腦中風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它是國人第二大死因,也是造成中年人肢體殘障的主因。
目前腦中風是台灣居民的第二位死因,僅次於癌症,但客觀來說,癌症病人的死亡率極高,不易造成家人負擔。而中風病人,可能因為復健或者失去工作能力,甚至是長期臥床。更可惜的中風病人通常是家中主要經濟支柱。依據台灣地區腦中風發生率的研究,35歲以上人口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31,以台灣地區35歲以上人口數接近1千萬,每年的腦中風新發生數約為3萬人。其中,出血性中風與缺血性中風為國人最重要的中風原因,此兩者的致病原因均與高血壓關係密切,故高血壓的防治確實仍為預防腦中風發生的重要課題。
腦中風大致可分成阻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兩大類:
出血性腦中風
雖然僅佔中風患者20-30%,但是危險性仍然不低,通常是因為高血壓引起可能伴隨情緒劇烈起伏2,原因也許是血管彈性較差或者過分脆弱。
治療
1. 若血塊量不多,且病人意識狀況良好,通常只需留院觀察,不一定要給予藥物。如果血塊稍多,亦可用立體定位的方式抽吸血塊。若血塊很大對於腦的情況造成壓迫,要儘快以手術取出血塊,總體而言,大腦的位置發生出血性腦中風的死亡率約為30%。
2. 橋腦出血的死亡率很高,若是出血壓迫到腦室,也有可能以腦室外引流的方式降低腦內壓力。
3. 腦室內出血,病人的意識可能從清醒到突然喪失,也會後續因為阻塞性的水腦造成腦壓上升,而造成病人死亡,病程進展過快,也是引起醫療糾紛的原因之一。
缺血性腦中風
因血管阻塞造成,約佔中風患者70%-80%,通常是因為血管阻塞,而非血管脆弱。
治療
既然是血管阻塞,所以將血管打通成為唯一的方法,血栓溶解劑Streptokinase、Urokinase、Alteplase(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對於血栓的纖維蛋白具有高度的選擇性,並進一步將纖維蛋白溶解掉。也可能會投予抗凝血劑。
中風的徵兆
那該如何預防腦中風呢?
延伸閱讀:腦中風的外科手術療法
下一篇現在才知道首度邀訪
市面上有些健康食品成分中都有紅麴和Q10一起的產品,但是為何會把這兩種成分做在一起呢?如果吃了stains類的降膽固醇的藥品(紅麴的化學結構也類似Stains類的藥品),會抑制HMG-CoA reductase的作用以降低膽固醇的合成,同時也降低Co-Q10的合成。但其他的降血脂藥物如cholestryamine與fibrate,則不會影響Co Q10的血中濃度(Ghirlanda et al., 1993)。因此如果長期服用stains類降血脂藥物的患者最好另外補充Co-Q10。
目前常用的stains類藥品有Lipitor、Lescol、Mevacor、Mevalotin、Crestor、 Zocor
下一篇57健康同學會5度邀訪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