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

武俠小說裡面,少不了的中藥就是人參,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人參又名黃參、血參、人銜、鬼蓋、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皺面還丹。為五加科 (Araliaceae) 人參 Panax gineng C.A.Mey.的乾燥根。但是看到【氣味】(根)甘、微寒、無毒。就會覺得奇怪,吃過人參的都知道,人參明明是苦的,怎麼這裡的味道是甜的呢?原因就是李時珍這裡寫的人參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人參,而是黨參。黨參的味道才是甜的。

人參在古代是保養聖品,但在現代,則常因用法不對,導致許多副作用產生,例如:一天一根人參,吃出青光眼。對於營養很充足的人來說,用人參猛補,反而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偏偏有錢人更容易買得起人參,而這些有錢人本來就吃的太補,所以更容易碰到這種問題。

但是人參的特性也是補強不補弱,就好像一個人在跑步,你從後面推他,他如果夠強壯,他會讓你輕鬆的推著跑;但是如果他年紀大了,你一推他,他可能就跌倒了。如果有些身體太虛弱的病患,還是不建議使用人參。

使用人參的傳統方劑,以八珍湯最出名,成分除了人參,還有白朮,茯苓,炙甘草,加上四物湯為主。

如果購買人參的時候,最好不要購買已經磨成粉的,因為有些不肖商人,會用人參的頭部來混合,人參的頭太寒,有時候會拉肚子。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小柴胡湯

上星期六下午,到慈濟醫院去聽一堂中醫講課,講師是高雄醫學院的林俊清教授,講題主要是柴胡湯,但是因為內容很多,所以我只節錄了關於小柴胡湯的一些應用。聽了這堂課以後,對於小柴胡湯的應用更多了解了。根據林教授說目前在日本研究,小柴胡湯是非常廣泛使用,而且國際論文是相當多的。

小柴胡湯的組合以柴胡7g,半夏5g,生薑4g,黃芩3g,大棗3g,炙甘草2g,人參3g。本方主治少陽病證,以往來寒熱,胸脇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目眩,舌苔薄白,脈弦為證治要點。

小柴胡湯的應用相當廣泛,例如使用在治療肝病,幾乎可以取代Silymarin,甚至小柴胡湯有安定肝細胞膜的作用,而Silymarin做不到。小柴胡湯也有抗發炎的效果,可以達到和使用類固醇一樣的效果。在腎臟方面,可以減少蛋白尿,防止腎纖維化,抑制creatinine上升,防止腎機能惡化。在一般常見的感冒來說,感冒初期使用葛根,麻黃湯,在配合少量的小柴胡湯。如果是感冒末期身體虛弱,則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桂枝湯。如果感冒超過一個禮拜,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桔梗、遠志、甘草、杏仁(龍角散)。

對於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患,則可用小柴胡湯加上麥門冬湯、百合固金湯、清肺湯。至於常見的氣喘病患,想要改變體質,則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半夏厚朴湯、玉屏風散、六味丸、小建中湯。

甲狀腺亢進的病患可以用炙甘草湯加上小柴胡湯、夏枯草。

如果是食道逆流,可以用烏貝散、小柴胡湯、牡蠣。如果有胃幽門桿菌感染,可以用小柴胡湯、魚腥草金銀花板藍根。至於慢性肝炎或者是GOT指數高的話,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板藍根、蒲公英、黃水茄。

使用小柴胡湯也是有注意事項的,如果血壓太高例如超過200mmHg,就不能使用小柴胡湯。或者服用以後出現尿減少,腫、癢等過敏症狀,也建議停藥。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葉黃素常見的問題

雖然之前寫過葉黃素的文章,但是在揪團的時候,大家還是出現很多問題,看來還是仔細整理一下關於葉黃素的問題,讓大家可以更清楚。

問:小孩子到底要不要吃葉黃素?
答:葉黃素主要是針對視網膜,30歲以上的民眾才比較會需要,如果非吃不可,也建議學齡以上的兒童再吃。學齡的兒童應該吃對預防近視比較有效的成分才對,不是吃葉黃素的。

問:孕婦或者哺乳可以吃葉黃素嗎?
答:目前並沒有醫學報告說明孕婦或者哺乳的媽媽攝取葉黃素會造成傷害。

問:葉黃素應該攝取的劑量多少比較好?
答:最少的劑量建議6mg,至於對高危險族群,例如:高度近視、不用電腦螢幕生不如死者,抽煙喝酒者、年紀有點大或者有黃斑退化病變者),臨床報告上建議先補充較高劑量,最好攝取每天30mg的葉黃素,讓血液中葉黃素濃度增加10倍。

問:單方的葉黃素和複方的葉黃素哪種好?
答:葉黃素本身為一抗氧化劑,所以自身相當容易氧化,如果不添加其他保護的成分,成分劑量很快降低,所以複方的效果可以是單方的三五倍之多。這也就是為何有些網友反應吃某些品牌的葉黃素不好了!

問:各品牌的葉黃素有何不同?
答:一般葉黃素為脂溶性的,容易堆積在身體裡,如果能採用水溶性(酯化)的葉黃素,才不怕過量攝取,可惜因為成本較高,一般商品不會採用,標示也看不出來。

問:為何葉黃素的價格相差如此大?
答:最貴的是小盤,最便宜的是工廠出貨,現在有些大型賣場,是從國外直接進口,大概是中盤的價格,至於直銷的產品,我個人看法,如果家裡很有錢的,那可以買,但是我自己絕對不會買的。

 

 

下一篇肝硬化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