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打嗝怎麼辦?

打嗝,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有時候一直嗝不停還真的滿困擾的。有看過小丸子的朋友,應該都會記得「打嗝打一百次會死掉」的謠言吧。

hiccups

(圖片出處:http://pics20.yamedia.tw/40/userfile/u/u25630601/blog/1515140d20969b.jpg

[Read more…]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輪狀病毒和諾羅病毒的區別

最近除了是輪狀病毒的流行以外,諾羅病毒也加入戰場。除了醫師看病人看到手軟,媽媽更是照顧吐的一塌糊塗的小孩,於是大家會想問,這兩種病毒到底有什麼不同?

這兩種病毒,基本上都是侵襲我們的腸胃道,於是有些醫師稱之為腸胃性病毒,或者腸胃型感冒1,又有病毒性腸胃炎,作為和細菌性腸胃炎的區別。此兩種病毒雖然不同品種,但是表現出來的症狀相當類似,但以輪狀病毒症狀比較嚴重。

根據資料,五歲以前的小孩幾乎都難逃輪狀病毒的毒手,不可避免的都會遭受感染,幸運的是,每感染一次,身體的免疫力會增強,症狀就越來越輕,幾乎第二次以上,都不太需要住院了。輪狀病毒是藉由糞口途徑傳染的。它會感染與小腸連結的腸黏膜細胞(enterocyte)並且產生腸毒素(enterotoxin),腸毒素會引起腸胃炎,導致嚴重的腹瀉,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脫水而導致死亡。通常父母因為換尿布或者清理嘔吐物也容易同時被感染。

面對心急如焚的家長,醫師還是無法使用特效藥來對付輪狀病毒,唯一的方式著重於使用口服葡萄糖或者電解質液做支持性療法。當然醫界普遍鼓吹使用疫苗,不過目前應該不知道健保是否給付。

諾羅病毒感染引起之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也可能合併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症狀也和感冒有點類似,但輪狀病毒會針對任何年齡層侵犯,不單是小孩。有趣的是諾羅病毒雖然症狀輕微,但傳染力相當強,甚至國外有病例,並未直接觸到病原體,仍然被感染的例子。而常用的酒精消毒法,對諾羅病毒效果差。諾羅病毒甚至還沒有疫苗。

如果家長認為只給電解質這些便宜的東西,不足表達對小孩的愛,可以同時買優良的益生菌給寶貝食用。

以上圖片來自:https://www.facebook.com/TWCDC

 

下一篇過敏原的標示 

 

  1. 此為台灣專有名詞,方便家長認知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被誤診的疾病,目前為止還是病因不明。好發於春秋季節交替時間,猜測因感染濾過性病毒1加上免疫失調引起,醫界有說發過不會再發,也有說再發率2%,也不知道誰說的是對的。怪的就是玫瑰糠疹和sars一樣,都不是侵襲老人和小孩,反而好發於10到35歲的年輕人。玫瑰糠疹並不像感冒或者其他疾病會傳染,通常也會自行痊癒,但是因為會有小紅疹及搔癢,所以民眾通常還是會就醫,但玫瑰糠疹約需6到8周左右時間,患者通常因為沒有耐心,而到處逛醫院,最後看到的醫師就變成名醫,之前的看病的醫師變成庸醫,其實玫瑰糠疹患者需有耐性,需要六到八週才能痊癒。

初期症狀像感冒

玫瑰糠疹在發病初期約有80%~90%患者會出現粉紅色、橢圓形紅疹,如果碰到皮膚科常被誤認為過敏或者癬。如果去藥局詢問,多半會被推薦藥膏甚至是益生菌。少數患者在疹子出現前會有倦怠、食慾不振、發燒、頭痛等類似感冒症狀,但在疹子出現後不適症狀則會變成搔癢感,尤在高溫環境中,更為明顯,由於玫瑰糠疹會自行痊癒,與飲食及遺傳因素也無明顯關聯,發病期間只要日常留意照護,如以溫水沐浴、擦保濕乳液等,就可降低不適感。此外,應避免使用肥皂、清潔劑 更不要亂去角質!以及過度清洗,盡量不穿毛料衣服及減少流汗,才不會造成皮膚刺激。

飲食可正常,不需忌口

罹病期間除需遠離菸酒、海鮮等刺激性食物,以避免降低發炎細胞使症狀更加劇外,多數患者皆可正常飲食,並不需要特別忌口。

雖然說玫瑰糠疹不需治療也會好,但是,出現類似的皮膚疹子,仍要提高警覺, 請皮膚科醫師幫你診斷, 因為有許多其他的皮膚病也會出現類似的疹子, 必須作鑑別診斷, 如癬、濕疹、汗斑、及脂漏性皮膚炎等。

 

下一篇一天八杯咖啡預防糖尿病

  1. 只是到目前仍未發現或分離出任何致病的細菌或病毒 []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