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

光從防風這名字就知道它的功用,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風的根。主產於黑龍江、四川、內蒙古等地。味辛、甘。氣微溫,入膀胱、肝、脾經。防風為治外感風寒之頭痛目眩,脊痛項強,風寒濕痺,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祛風而不燥為風藥中潤藥。防風也有止痙、止瀉之功效。

防風就是防止風寒,風寒有點類似我們之間現在所說的感冒,其實一般人的觀念感冒要找西醫,其實也不盡然,好的中醫治療感冒也是一兩劑的問題,只是台灣的中醫太貴了,比西醫貴很多。

防風通聖散:當歸、白芍川芎、梔子、連翹黃芩薄荷、生薑、荊芥、防風、麻黃、大黃、石膏、芒硝、滑石、甘草。 主治風熱壅盛、表裡俱實證、惡寒發熱、咽痛。但孕婦忌服。

玉屏風散:黃耆白朮、防風。此方雖然組成簡單,為足太陽、手足太陰藥,常用於兒科,配合其他藥物,可以用於小兒呼吸道疾病,還有脾胃方面,甚至是腎虛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解決,重要的是可以玉屏風散用於日常保養,可長期服用。

荊防敗毒散:荊芥、防風、柴胡茯苓桔梗、川芎、羌活、獨活、枳殼、甘草、生薑。 此方功效為發汗解表、散風祛濕。可用於感冒、流感、濕疹、皮膚搔癢症、關節炎、支氣管炎、鼻炎、癰瘡腫毒。

防風屬辛溫發散之品,血虛發痙及陰虛火旺頭痛均忌用。

另有山防風,與防風不同。近年來有廠商號稱山防風可以有抗癌效果,但皆為動物實驗,請消費者切勿輕信。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麥門冬

麥門冬又稱為麥冬、寸冬、龍鬚草等,百合科沿階草。性微溫,味甘微苦,具有潤燥生津,化痰止咳,解熱,消炎,鎮咳,祛痰,利尿,強心,強壯,抗菌等功能。麥門冬分布浙江、四川,栽培於全國。主要是使用植物之乾燥塊根。

本草綱目記載:麥門冬主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而在體外試驗對白色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生脈散:以麥門冬、五味子、粉光參組成。主治:熱傷元氣,汗出過多,氣津兩傷,症見口乾渴燥,氣短神疲、脈虛者。簡單來說,生脈散可以當成吃的冷氣機,夏天來吃會降低體溫,好像感覺隨身攜帶冷氣機。

甘露飲:生地、熟地、麥門冬、天門冬、枇杷葉、茵陳、枳殼、石斛、黃芩、甘草。 有養陰潤燥,清熱利濕的功效,可治療口腔炎、口腔潰瘍、咽喉炎等陰虛有熱挾濕症狀。也有臨床實驗證實,甘露飲對於化療後的副作用效果很好,可以取代貴的要死的速養療

辛夷清肺湯:辛夷、百合、麥門冬、石膏、升麻、枇杷葉、梔子、黃芩、知母。本方常用於治療鼻塞、鼻生瘜肉、鼻茸、肥厚性鼻炎、有濃鼻涕之熱性蓄膿症。

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人參、甘草、麥門冬、半夏、粳米。功效為清熱生津,益氣和胃。可用於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麻疹、猩紅熱、百日咳、中暑、糖尿病、感冒、流感、小兒夏季熱、肺氣腫、肺壞疽。

麥門冬湯:麥門冬、孩兒參、法半夏、甘草、粳米、大棗。功效為生津益胃,降逆下氣。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癌、胸膜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支氣管擴張、聲音沙啞、百日咳、糖尿病。

天王補心丹:人參、生地、元參、丹參、茯苓桔梗、遠志、酸棗仁、柏子仁、天門冬、麥門冬、當歸、五味子、石菖浦。

炙甘草湯:炙甘草、人參、地黃、麥門冬、麻子仁、桂枝、阿膠、生薑、大棗。功效為益氣補血,滋陰潤燥。適用:小兒心臟功能不佳,體弱氣短,容易疲倦,活動時呼吸急促,簡單來說就是心律不整的現象。

另外可以用麥門冬3錢、甘草2錢、金銀花2錢、桔梗2錢、玄參3錢,做成茶飲,(1000cc冷水浸泡15分鐘,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煮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以緩解糖尿病口乾症狀。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2010年11月關鍵字

每次寫的關鍵字都是寫前十名的字,大家看的也都煩了,這一篇來寫第11名到20名的關鍵字,第十一名是BUN,和第二十名的creatine,這兩個關鍵字,表示大家對於腎指數的指標,也開始重視,通常肝指數指標大家比較清楚,就是GOT和GPT。而BUN和creatine就是腎功能指標,但是這兩種指標最大的分別在於肝功能指標可以恢復,但是腎功能指標通常很難降低,也可以說是一種落後指標。

第十二名是B群,搜尋B群,在Google的結果是吃B群解除疲勞的人危險了,可見大家對於吃B群都當成是萬靈丹了,可我真的要奉勸大家搞清楚為何要吃B群,吃了B群會有什麼作用和影響?第十三名是魚腥草,這可是有趣的現象,看來是爽健美茶的功勞。第十四名是十全大補湯,不知道是不是冬天到了,所以要進補,才會搜尋十全大補湯。

第十五名是燕麥,看來這產品廣告打的挺多,主要價錢也很便宜,算的上是一個很不錯的產品。第十六名是當歸,果然是中藥裡面相當吃重的角色,也難怪這幾年當歸一直漲價。第十七名八珍湯,一樣是進補的關鍵字。

第十八名蔓越莓,搜尋出來的文章是蔓越莓在尿道炎的使用,可見冬天一樣有尿道炎的困擾,不同於陰道炎通常在夏天常見。第十九名杏仁,就不知道為何冬天大家會對杏仁有興趣了。

另外還有幾篇文章是停留最久時間的,第一篇居然是山茶花,第二篇是植物性胰島素,第三篇是八寶粉,第四篇是恐慌症,第五篇H1N1

 

下一篇芡實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