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母

貝母是一種非常知名的止咳良藥,歷史相當悠久,連爾雅裡面都有記載。在台灣,因為京都念慈庵川貝枇杷膏的關係,幾乎可以說是連小孩都知道川貝這兩個字。目前常用的貝母包括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三種,其名字雖然相似,但功效卻大不相同,購買時若不注意,恐怕會影響藥效。

川貝母,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較強,且有潤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前面說的枇杷膏就是使用川貝。特別適用於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患者表現為咳嗽,伴有痰少、難咯,或痰中帶血、口鼻乾燥、咽干口渴等不適。不過目前已有服用川貝母出現過敏的報道,因此,過敏體質者應慎用。

不同於川貝母的是浙貝母,浙貝母:苦,寒。 入心、肺經。 浙貝母瀉火的功效要強於川貝母。而且擅長清火散結,是治療肺膿瘍的良藥。對於以咳嗽、咳痰不利、痰黃黏稠、口乾口渴、舌苔紅為主要表現的風熱咳嗽患者,既可選擇川貝母,又可選擇浙貝母。但而對於體熱盛的小兒及青年人來說,最好選擇浙貝母。

土貝母別名山慈菇,性寒、味苦,含有秋水仙鹼,具有較強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腫瘤的作用,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伍使用,治療乳腺疾患、結核、皮膚腫爛等疾病。此外,還有一定的殺精子作用,應該慎重使用。

二母丸:知母,貝母,細辛杏仁,紫菀,款冬花,麻黃。功效是清肺潤燥化痰止咳。

當歸貝母苦參丸:當歸、貝母、苦參。主治婦人妊娠,小便淋瀝不爽,或溲時澀痛,尿色黃赤,心胸煩悶。

川貝枇杷膏:川貝母、枇杷葉、南沙參、茯苓、化橘紅、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蔞子、款冬花、遠志、苦杏仁、生薑、甘草、杏仁水、薄荷腦、蜂蜜。個人覺得川貝枇杷膏的蜂蜜劑量很重要,市面上有些產品為了要好吃,竟然蜂蜜的量超過一半,簡直就是亂來,民眾購買時候,請注意成分以及含量,不要任意聽信廣告。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防風

光從防風這名字就知道它的功用,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風的根。主產於黑龍江、四川、內蒙古等地。味辛、甘。氣微溫,入膀胱、肝、脾經。防風為治外感風寒之頭痛目眩,脊痛項強,風寒濕痺,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祛風而不燥為風藥中潤藥。防風也有止痙、止瀉之功效。

防風就是防止風寒,風寒有點類似我們之間現在所說的感冒,其實一般人的觀念感冒要找西醫,其實也不盡然,好的中醫治療感冒也是一兩劑的問題,只是台灣的中醫太貴了,比西醫貴很多。

防風通聖散:當歸、白芍川芎、梔子、連翹黃芩薄荷、生薑、荊芥、防風、麻黃、大黃、石膏、芒硝、滑石、甘草。 主治風熱壅盛、表裡俱實證、惡寒發熱、咽痛。但孕婦忌服。

玉屏風散:黃耆白朮、防風。此方雖然組成簡單,為足太陽、手足太陰藥,常用於兒科,配合其他藥物,可以用於小兒呼吸道疾病,還有脾胃方面,甚至是腎虛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解決,重要的是可以玉屏風散用於日常保養,可長期服用。

荊防敗毒散:荊芥、防風、柴胡茯苓桔梗、川芎、羌活、獨活、枳殼、甘草、生薑。 此方功效為發汗解表、散風祛濕。可用於感冒、流感、濕疹、皮膚搔癢症、關節炎、支氣管炎、鼻炎、癰瘡腫毒。

防風屬辛溫發散之品,血虛發痙及陰虛火旺頭痛均忌用。

另有山防風,與防風不同。近年來有廠商號稱山防風可以有抗癌效果,但皆為動物實驗,請消費者切勿輕信。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

麥門冬

麥門冬又稱為麥冬、寸冬、龍鬚草等,百合科沿階草。性微溫,味甘微苦,具有潤燥生津,化痰止咳,解熱,消炎,鎮咳,祛痰,利尿,強心,強壯,抗菌等功能。麥門冬分布浙江、四川,栽培於全國。主要是使用植物之乾燥塊根。

本草綱目記載:麥門冬主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而在體外試驗對白色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生脈散:以麥門冬、五味子、粉光參組成。主治:熱傷元氣,汗出過多,氣津兩傷,症見口乾渴燥,氣短神疲、脈虛者。簡單來說,生脈散可以當成吃的冷氣機,夏天來吃會降低體溫,好像感覺隨身攜帶冷氣機。

甘露飲:生地、熟地、麥門冬、天門冬、枇杷葉、茵陳、枳殼、石斛、黃芩、甘草。 有養陰潤燥,清熱利濕的功效,可治療口腔炎、口腔潰瘍、咽喉炎等陰虛有熱挾濕症狀。也有臨床實驗證實,甘露飲對於化療後的副作用效果很好,可以取代貴的要死的速養療

辛夷清肺湯:辛夷、百合、麥門冬、石膏、升麻、枇杷葉、梔子、黃芩、知母。本方常用於治療鼻塞、鼻生瘜肉、鼻茸、肥厚性鼻炎、有濃鼻涕之熱性蓄膿症。

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人參、甘草、麥門冬、半夏、粳米。功效為清熱生津,益氣和胃。可用於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麻疹、猩紅熱、百日咳、中暑、糖尿病、感冒、流感、小兒夏季熱、肺氣腫、肺壞疽。

麥門冬湯:麥門冬、孩兒參、法半夏、甘草、粳米、大棗。功效為生津益胃,降逆下氣。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癌、胸膜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支氣管擴張、聲音沙啞、百日咳、糖尿病。

天王補心丹:人參、生地、元參、丹參、茯苓桔梗、遠志、酸棗仁、柏子仁、天門冬、麥門冬、當歸、五味子、石菖浦。

炙甘草湯:炙甘草、人參、地黃、麥門冬、麻子仁、桂枝、阿膠、生薑、大棗。功效為益氣補血,滋陰潤燥。適用:小兒心臟功能不佳,體弱氣短,容易疲倦,活動時呼吸急促,簡單來說就是心律不整的現象。

另外可以用麥門冬3錢、甘草2錢、金銀花2錢、桔梗2錢、玄參3錢,做成茶飲,(1000cc冷水浸泡15分鐘,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煮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以緩解糖尿病口乾症狀。

 

你也許會喜歡以下文章